《我是这样当老师的》读书心得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是这样当老师的》读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是这样当老师的》读书心得1特级教师魏书生教书经历令人惊讶:他担任实验中学校长与书记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一年平均外出开会达4个月之久,却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他学期之初即进行期未,一学期教材他用30多课时就讲完了;他不批作业,不改,但他的学生在升学成绩却能比重点中学平均高7. 8分??面对这一切,人们不禁要问:魏书生究意依靠什么获得教学的成功? 在我们认真研究了魏书生一系列教学经验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是魏书生教学成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魏书生的教学离不开管理,没有他成功的班级管理就没有他今天的教学奇迹,那么魏书生是怎样进行管理并以此服务于教学的呢?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一些什么有益的启示呢?
一、竞赛机制
竞赛机制是魏书生班级管理工作的明显特点之一.有一次,学习委员收书费,他要一个一个收,魏书生说,我没有让你这样收,你可以用手表啊.学习委员很聪明,马上拿着手表说,同学们注意了,各小组组长请站在你们小组的左侧,下面我们要开展收书费比赛,各就各位,预备开始.书费很快收起来了.可以想见,在魏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小组分得很细,工作讲求竞赛.这样,既活跃了教室的气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代谢机制
魏书生直接参与指导管理活动,但魏书生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学生.他设立了值周班长(自报,轮值两周),值日班长(按学号轮值),这些同学与常务班长,团支书,班委会成员一起,各有不同的职责,共同地负责班级各种事务的.处理。同时他要求学生照章办事,责任明确。“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凡事皆有章可循。这里的临时常务班长制,就是所谓的代谢机制, 班长象人体内的血液一样,不断的循环,常换常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协调机制
魏书生首先注意到了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的协调,通过完善两条渠道,提高了管理的实效在管理的方式方法上,魏书生除注意直接参与管理外,他始终把管
《我是这样当老师的》读书心得2从来小学教课开始,很多时候,课堂都不能像原来习惯了的那样稍加提醒就能顺利完成这节课教学,有时候除了提高自己的声音以外无计可施,真是说话的,玩小玩意的,四处开花,提醒了这边那边开花了,还有学生不断的喊“老师,某某看漫画”“老师,某某做数学作业”“老师,某某带零食”……等等,自己感觉这课上的是如此窝心,不能按照自己的预设完成教学。
后来无意中看了魏书生老师的《我是这样做教师的》,几乎是在20年前就在听魏书生,到现在突然发现以前怎么那么忽视这个可操作性呢,认真读完这本书感觉,以后自己真的是有点知道该怎么做了,魏书生老师虽然很多说到的是当班主任如何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讲教师如何用心去上好每一堂课“教师不替学生讲学生自己能讲清楚的问题,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他以详实的故事和理论告诉我们,只要充满爱心,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你就能上好每一节课,就能做个好老师,这样的一个一个故事,从这样的实例中我也知道了在科学课上怎么让每个学生都能自己搞清楚需要搞清楚的问题,带着对这本书上所讲到的内容的认同,我计划了这个学期以及以后科学课堂上要开展的活动,主要从如何让学生自己讲清楚搞清楚内容去引导,设置大量实验,设置大量活动,遵循“教师不替学生讲学生自己能讲清楚的问题,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这个原则来完成课堂内容。
用爱心去感染学生而不是单凭所谓的课堂纪律管理学生,希望这一年我们都有所收获,与学生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我是这样当老师的》读书心得3本月,拜读了魏书生写的《我是这样做教师的》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让我重新认识到了应该怎样做一名教师。
一、自我方面
1、正确认识自我。
众多纷繁的社会现实中,人往往会迷失自我。找不准自己的位置,每天被周围的事情牵着走,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这是典型的迷失自我的表现。这时,最关键的就是先找准自我的位置,认清自己是谁,明确自己接下来的一步应该怎样干?而不是“人云亦云”,整天效仿别人,活在别人的阴影下。人真的得为自己而活。
2、怀有一颗积极的心态。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是短短的几十年,如果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不停的抱怨、埋怨中度过,那还不如把这些时间省出来干些对自己有益的事。每天保持一种积极、快乐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对待工作,遇到困难解决困难,解决了困难,还能获得一份成就感,人生多么有意义。人应该用理想主义的态度去激励自己发展,凡事往好处想,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3、不断提高自我
魏书生老师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我想应该和他丰厚的知识积淀有很大关系的。人应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我的素质,这样自己知道得越来越多,有了很深的积淀,哲学原理“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有质变”,精神境界也就不断地得到提高,自己不断地在进步,思想也就一步一步地得到提高。良性循环,随着知识的增加,精神境界上去了,个人能力也就在不断地提高。当然这种学习,有书本上的学习,也有现实生活中的学习。
4、从多个方面考虑问题。
当自己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看失误,多从几个角度进行分析,而不是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使本来就很不幸的自己更加不幸,而是把问题看开,然后争取更多的脑细胞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之,一个人把自己经营好了,也就有更多的精力、更多地激情投入到工作中,
二、工作方面
1、对待工作的态度
对待工作,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把平凡的工作当成一项伟大的'事业来干,稳下心来,一心一意地来干好这份工作,把它当成一项伟大的事业,来潜心研究。
2、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
对待学生,应该是以一种平和、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不对他们提出太高的要求,也不对他们有敌对的情绪,应该是和他们保持一种互助的关系。时刻想着是为他们服务的,在他们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在他们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充分发挥自己的爱心,用正确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3、注意工作方法
在工作中,多思考,多埋头干实事,不断地在工作中提高效率,使得自己不断地轻松起来就是找准方法,多摸索经验,不断地创新。当然这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去创新。我国古代的教育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如魏书生老师提到的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寓教于乐,持之以恒, ……此处隐藏12523个字……们一起做俯卧撑;具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喝白开水,喝大米粥。在魏老师的启发下,我坚持每天做仰卧起坐,每天练手臂,工作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做课间操,上班没事时锤锤腿,开会时做做手按摩。在生活习惯方面我还做不到像魏老师那样,有些管不住自己的嘴,给身体吃进了很多毒素。我要努力向魏老师学习,关爱生命,热爱生活,从锻炼身体开始。
魏老师是一个做实事的人。他坚持每天写日记,从1979年开始,三十年如一日;他做老师,引导学生们做到每天5个一分钟——一分钟做家务,一分钟日记;一分钟军歌;一分钟挺胸抬头、大摆臂、踏步,一分钟注意力或记忆力比赛。他做局长,对大家施政演说,也不提什么大的`要求,还提五个“一分钟”;他引导潜能生,从一点一滴做起;在语文教学方面,他带领学生出自学完课本教材外,还带领学生读各类文章,引导学生写日记,写说明书……魏老师的做法启示我,与其空想,不如实实在在做事。
魏书生老师,我永远的偶像;心态平和,身体健康,生活充实,人生无悔,我永远的梦想!
《我是这样当老师的》读书心得14魏书生老师的《我是这样做教师的》我经常翻阅,常读常新,解决了我做教师的很多困惑,帮助我走出误区,激励我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实践,在实践中收获成就,收获快乐。
魏书生老师的“高效管理”的理念,让我认识到自己的“凡事都要亲力亲为”是及其错误的。新课改进行了很多年,“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可我却仅仅把这一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下课铃声一响立刻陷入了“教师发号施令,学生听话执行”的误区,但问题很快就来了。当我坐在办公室等着课代表把作业送来时,却发现收上来的作业总是参差不齐;吩咐课代表催学生交作业,甚至自己在班上三令五申,但收效甚微------收作业变成了一件头疼的事。当我读了魏书生老师的书,魏老师的课堂管理之高效让我惊叹,我开始反思和尝试。学生为什么不按时交作业?我在班上做了一个不记名的调查,总结原因如下:1.不会做(主要是主观题);2.作业太多做不完(学生会优先完成语数外等主科)。针对第一种问题,首先,我在平时上课中穿插教给学生主观题的答题方法,规范答题格式,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不出两周,学生的主观题有了很大的进步。其次,设置竞赛机制,分学习小组比赛哪个小组交得最快,前三组交齐且批改可得优的.小组学生可评一次优,每月奖励一次评优最多的前十名同学,“惩罚”最少的后十名同学。针对第二种问题,我尽量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将时间“还给学生”,利用课堂时间来落实背书、作业,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为学生“减了负”,一举两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作业收齐了,成绩也提高了。魏书生老师的高效管理理念值得每位老师学习。
魏书生老师献身教育的崇高精神,改变了我工作只是谋生的工具的想法。工作之初,每每抱怨教师工作量大,不被社会理解,而收入又和投入不成正比,对教学的热情,对学生的耐心,似乎也在抱怨与彷徨中消磨殆尽,上班成了无比痛苦的事情。当我了解了魏书生老师,我被他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震撼了!魏书生是真正的教育家,他心里装着全体学生,他爱自己的事业,更爱自己的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要把所有的学生都教好,让他们学有所得。他把学生看得比自己重要,自己可以忍受生活上的种种不便,种种困难,目的是把这些学生一个一个地教育成才。这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也可以说是宗教家的精神:就是牺牲自己,拯救别人。他用满腔的爱,来谱写着人生光辉灿烂的篇章。当我遇到困难想方法,而不是一味抱怨时,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学生的成绩和热爱,带给我无比的成就感和快乐,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魏书生老师的爱的教育,坚定了我不放弃一个学生的信念。魏书生身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崇高而无私的爱。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学生内心深处阴暗的角落。他海洋般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和理解学生所有的错误。因而,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偏私。对待学生的错误,从不体罚,而是让学生唱歌或做件好事来改正错误。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他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爱是最伟大的教育。
教育,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带着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一个聪明的人,一定会以人为鉴,取长补短,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念和伟大精神是我教育生涯的一盏明灯,让我收获了对教育的热爱,使我主动、积极得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并使我保持心态的平和,从容的享受工作的乐趣。
《我是这样当老师的》读书心得15寒假期间,手捧魏书生先生写的《我是这样做教师的》细细品读。这位朴实做教育的人总会给我们这带来温暖与感动,让我深刻反思与静心追问。行走在教育的途中已经21年,不止一次听到别人说,教师是蜡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我想:如果一个教师以牺牲自己来成全学生,那他的教育是不会成功的,这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道德绑架。其实,我从未想过要成为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也并不想把自己置于高大上的位置。正如湖南师范大学的周敏教授说:教育就是迷恋学生成长的艺术。我其实只想成为一个迷恋我的事业,温暖我的学生的那种人。
这本是带有魏书生自传色彩的成长之书,通过一百五十多次申请才从工人转到教师行业的魏书生老师,刚开始的时候,上帝并没有因为他热爱教育而对他稍加青睐,他的教学成绩很不理想。魏书生后来在一次访谈中讲到:“我那时候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不能输,一定要将这些孩子带好……”。是啊!人生的路上没有捷径。如今是竞争的时代,家长挑选学校,孩子选择老师。可以说一个学校创办是否成功,管理固然很重要,但是好老师的数量与质量却是学校真正的生命线。所以,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足够的进取之心。如果停滞不前,那么站在教育的潮头,你怎样迎风破浪,怎样扬帆起航?在众多的行业中,教师无疑是最无私的“师傅”,恨不得将一身看家本领倾囊相授。以前,我总认为只要花足时间,耐得性子,就一定能让学生学懂学会,就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虽然身心疲惫,仍然坚持不懈。可是,这样的付出,得到的是学生的厌学,家长的怨声载道。通过解读魏书生的教育理念,通过许许多多优秀教师的经验,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开始深深思考: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明确自己的职责,蹲下来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所思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课堂,喜欢数学。亲其师而善其道,怎样的老师,就会成就什么样的学生。那么,作为教师,你的所思所感,你喜欢的书籍,你的业余爱好,你的气质,你的.素养都是吸引学生模仿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把每一段岁月都当成最好的时节,努力成就最好的自己。相反的,如果我们把教学工作看成是干钟点工,来学校一天就工作一天,离开学校就什么也不想,结果会是怎样呢?我更喜欢把教师比喻成园丁,那样才凸显出教师的艺术。学校像地,学生像种子,而老师就是艺术家也是园丁。教师应该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观望,更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与叹息,而是站在这个世界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这样的老师会生活在幸福之中。
让我们用心诠释教育,解读教育,演绎教育,用温暖的情怀催开满园的桃李芬芳!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