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工作总结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班级文化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班级文化工作总结1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班文化建设已一年有余了,在一年中,我能按照计划开展活动,大力培育班级文化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觉最重要的是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一个集体要有向心力,就得有一定的班级文化,这个班级文化是长期积淀下来的,具有学生和老师鲜明个性的东西。这学期我把班级文化主题确定为:团结、自主、个性。在上学期班级文化营造的基础上,按学生个性、能力和特长编组形成班级管理集体,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分工,轮流“执政”,而且还制定了一套执行的细则,每天放学由班主任或值日班长小结一天的学习和的活动情况,布置第二天的学习与生活。学生参与班级生活的热情高,孩子们如同在自己家里一样喜欢表达,让他们在“生活”中生活,没有来自成人社会的压力,一切似乎都是一种模拟,是生活的学习。新课程改革的主人是学生,只有当学生获得真正自由,才能创造出富有生命的班级文化。这需要教育者进行呵护,班主任要特别重视与学生以心换心,与学生结成良师益友关系。提供足够的选择机会或可能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活动。努力在班级文化生活中张扬学生的文化个性。在这种个性化的班级文化的熏陶下,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融德育于学生生活、学习和活动之中。我相信健康良好的班级文化,会给学生的心灵播撒下美好的种子,会让班集体发出夺目的光辉,会给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自主管理,提供机会
让学生自己管理好班级,提倡班干部能做的事,老师不做,学生能做的事,班干部不做。在班上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初中学生都希望受到老师的赞赏和获得表现的机会,他们有很强的`上进心和自尊心,现在的孩子又特别讲究民主,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我在班级中实行了值日班长、小干部和小组长负责制,小组长负责管理本组日常事物,包括学习、纪律、卫生等,每天给每个小组成员以上几项内容打分,一星期小结一次,评选出小组之星,上评比栏公布,同时还要结算小组得分,和其他几个小组竞选超级小组,这样一来,不仅个人之间展开竞争,小组间也开始了竞争。班级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过多样的活动活跃班级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孩子们也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这样就愿意极力为集体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其实,集体的凝聚力就是这样一点点形成的。本期初三集体跳绳中我班荣获第一名。
三、改变评价,弘扬个性
在班上开展了"争星"活动。"争星",就是结合学校的星级评定,根据学生的实际,在班级设定"学习之星"、"文明之星"、等各种之星。整个活动的过程是学期初先由学生制定本学期"创星"计划,即本学期要得到哪几个"星",应该如何努力,看看自己哪些做的还不够,然后进行小组评价,最后由任课教师把关。这个活动的开展,给学生的前进提供了正确方向,使学生有了奋斗的目标,让他们在"创星"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争取更多的星,最终向三好生努力。通过值日班长制,宣布每天在某些方面表现不足的学生,提出各种建议,坚持表扬为主,学生在课前准备、课间操、文明休息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如课前准备应在上课前做好;小扫除,5分钟内要做好,卫生角要整洁等都有规定。还有小干部岗位责任制,使得班上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发挥了学生主人翁精神,桌椅整齐了,人走灯灭了,着装整齐了,书柜干净整洁了等,班上的工作紧然有序。这样,既能培养良好的习惯,又爱护了公物,从而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促进了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四、合理利用板报墙报阵地,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充分尊重、发挥学生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角色,合理利用板报墙报阵地,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工作,让学生在板报墙报中尽情展现自己的知识才能!让学生“明是非、知美丑”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们以“情”、“理”、“法”管理班级,“情”乃善良之心,“理”是学生心中的价值判断,“法”为班规。充分调起学生主人翁意识,达到“自立”、“自理”、“自律”的目的。
五,今后工作的任务
1、对学生在养成教育这块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我们学校这些学生,养成教育必须常抓不懈,并且还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在这方面要和其他班主任多探讨,多读班主任工作方面的书籍,从书中取经。
2、班级工作是很复杂的工作。我觉得自己要多点爱心和民主,因为具有一颗爱心和民主教育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3、对班上的弱势群体,了解他们的情况,要多给这些学生鼓励和赏识,让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之中,发挥教育的作用.
4、在今后的班级工作中,针对我班的具体情况,我在思考要形成一股积极向上的良好的班风、学风,在引导和转变个别学生的性格方面还要多下功夫。
总之,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重心,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能够焕发在学生心灵的空间储藏着的大量的再生性资源——精神。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就象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的作用,就象这春雨一样。今后,我将继续致力于新课程改革,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打造学校的精品班级。
20xx年1月10日
班级文化工作总结2“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这就是我对特色班级的初步理解。这学期我们四(3)班将“奋进”定为班级特色,围绕这一特色开展了各种有意义的班级活动,我们的口号是“我自信、我成功、我超越”,这也是我们特色创建的目标。整个过程,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与开学之初相比,有了很大改观。回顾这一学期来的工作有许多感慨:有取得了成绩而带来的喜悦,有面对一些不足而产生的遗憾;有令人难忘的美好时刻,也有让人苦恼的短暂瞬间;有在工作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也有取得成绩后的幸喜和快乐。总之,这学期的班级创建工作使我想起了很多。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做以下总结,也算是前车之鉴吧。
一、期初工作,忙碌是快乐
期初,学校申报了特色班级的课题研究,我也参加了此次课题,并围绕特色主题拟定了工作计划。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学之初,我就抓紧对学校各项纪律的规定和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在行为上,要求每个学生做到严格校纪,不迟到早退。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要靠右行走,讲文明,课间不要大声喧哗,同学间要学会宽容,要融洽相处……在严格要求的同时,我还创设真诚的教育氛围和实践的机会,使班级工作便很快上轨,为今后班级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边则着手特色班级的工作。< ……此处隐藏22551个字……运用上作了部分调整,现将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舞蹈基础训练部分。首先,降低部分训练难度,使原本较为枯燥的基础强化训练变得更为轻松活泼,及更为实用也更方便学生的掌握。并在音乐上也采用一些少儿律动性较强的音乐,使学生对今后学习、编排舞蹈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和理解。其次,为了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展舞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在以往较为单一,更为注重学生动作完成质量的训练基础上,在组合中更多的加进一些方位、节奏变化的训练,来强化学生的整体适应能力和表演能力。其次,为了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改变传统授课模式中一个动作或一个组合正反方向都教的细化教学,在授课时只教动作或组合的一个方向,让学生自己把反方向动作或组合做出来,使学生较快的掌握舞蹈规律。既提高学生的舞蹈实际接受能力,又增强了课堂的教学互动性。使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民族民间舞部分。根据教学的要求,有选择的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的基本动律及其民族韵律特点进行编排整理、组合,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掌握舞蹈动作素材,拓宽舞蹈知识面,提高学生对舞蹈的表现力,为今后的舞蹈教学开阔思路。同时,除了注重民间舞课程难易和实用的选择外,在对学生良好气质的培养上也加进了对学生不同气质舞蹈的训练,通过学习感受具有不同气质特征和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如通过粗犷豪放的藏族和蒙族;细腻柔美的傣族;热情奔放,欢快活泼的维吾尔族等不同舞蹈气质特征的学习、掌握,来改变自身气质的不足一面。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所具有的潜能,使学生能有一个健康良好的气质。
而存在的不足就是侧重于打好基础,扎实舞蹈功底的教学,稍忽略了触类旁通的横向联系,没能及时的让学生进行民族民间舞的改编练习。因为涉及到舞蹈创编较难的课程部分,所以以前都是把民族民间舞这部分内容归到三年级幼儿舞蹈创编当中,而今年整个专业的见习、实习都临时提前,在学以致用,灵活掌握方面,学生就显得手忙脚乱,措手不及。
三、课后作业监督措施。在本学期中,我还是采用了以往的作业监督措施。在以往几届的舞蹈教学过程中,我都比较注重监督学生复习的回课情况,要求她们课后要把我课上所讲的舞蹈动作要领、重点要求和组合顺序记成笔记,并熟练的掌握课堂作业,规定每星期全班同学的复习次数不能少于两次。并要求班委每次进行出勤登记和复习登记。我在课堂上也会不定期进行抽查和小测,对完成情况较好的学生和没有复习的学生分别进行赏罚,以此督促学生自觉的复习掌握每节课的教学进程。毕竟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掌握的熟练程度有限,需要学生课后花时间消化、练习。因此这些教学措施的实施,使学生的舞蹈基础较为扎实,舞蹈动作较为熟练规范,课堂的“教”与“学”相互促进,良性的循序渐进,收到了较好成效。
四、与有限的课堂知识相比较,丰富的课外活动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就显得由为重要。因此,我鼓励学生多参与各项舞蹈演出、比赛任务,多学多练。并提倡她们自己改编、创编,串排舞蹈节目或集体创作舞蹈节目,必要时我帮她们提些修改意见或直接进行一些修改,以此来提高她们的舞蹈综合能力。
班级文化工作总结1520xx年4月,学校开展读书月活动。我们班也积极投入了这项活动,在读书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写下了自己的读后感。这又是一次不错的读后感,我决定把优秀习作整理出来。办份报纸吧!脑子里忽然冒出了这个想法。还好,我对电脑操作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于是,就在网上下载了一个小报模板,又将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词牌名“蝶恋花”定为小报名称,随后就是简单却有点繁琐的低技术含量活,很快,我们班的第一期班报就诞生了。作为奖励,我把印出来的报纸送给了个别提供优秀习作的学生。随后,我就开始酝酿第二期第三期班报该怎么做,主题及内容都想好了,但由于时间、精力不足,班报暂时搁置。就在我觉得班报快要夭折的时候,一件事又改变了我的想法。前段时间,学习征集班级文化活动成果,我随手把我们的第一期班报交到了学校,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当主任问我班报还继续办着没有时,我有点遗憾地说没有。但就在我挂下电话的一瞬间,我有了种想把班报继续办下去的想法。刚好结合我一直很关注却不知道从何下手的阅读推广活动,我觉得每个月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读书并提交读后感,这样,每一期的班报都有一个主题。再结合六年级上册所学,基本拟定9-12月班报主题为:读季羡林作品;品读经典书籍,感受美好心灵;我心中的鲁迅;走近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为了保证我们班的小报一月更新一次,我又把上学期未整理完的'第二期和第三期整理了出来,然后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办那一学期的班报。接下来就是征稿、编辑、排版,虽然很琐碎,但是每次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主编一栏,顿时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幸福的成就感。
20xx年9月,接新一级新生后,我有了新的想法,就是想将班级小报办下去并变成人人手中都有一份的真实的小报。这次的小报起个什么名字呢?想起薛瑞萍老师在回答家长关于“大部分的诗歌,孩子背过之后就忘了”的疑惑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细雨洒落大地,短暂的润泽之后,也许没有留下痕迹,然而当嫩嫩的芽儿从黑色泥土里冒出来的时候,我们才记起了雨的光临。”这就是阅读,润物无声。因此,我将班报命名为“春芽”。在征求家长的意见后,这项工作就开始了。截止到20xx年6月份为止,我们一共办了9期小报,班级小报主要刊登优秀阅读卡和记录班级日志,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优秀作品上报了,自然会非常高兴,即便是在小报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或者自己的身影,也会非常开心。
在这里,我非常感谢各位家长的支持,否则,以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在创办班级小报的过程中,我们班有了自己的“班级编辑部”,还初步实现了“流水线作业”。每个月20号之前,所有学生将本月的阅读记录卡发送至我的邮箱,我于20-21号负责将所有学生的阅读记录卡下载好并打包发送给程馨雅家长或者赵伊琳家长,程馨雅家长和赵伊琳家长负责整理每个月的阅读记录卡,这是个比较繁琐的事情,要统计每个人的阅读卡数量,另外,为了方便我查阅,还要将文件名称统一修改为人名加书名加日期。整理好的文件再次发送给我,我进行评阅,也就是评出优秀的阅读卡,并确定哪几个阅读卡登报纸,然后再将需要登报纸的阅读卡发送给刘倍汝家长,刘倍汝家长负责找校对优秀阅读卡并找插图,修改文件格式为小报需要的格式。修改好后,再次发送给我,然后我简单校队后发送给郑予婧妍家长,郑予婧妍家长负责编辑小报的二三版,也就是刊登阅读卡的两个版本。编辑好之后再发送给我,我负责第一版面和第四版面的编辑以及最后的校对。这些工作都力争在每个月月底完成,偶尔会因工作原因到第二个月月初。所有的校对完成之后,我联系网上的打印店打印,而此时,杨棋豪的家长负责收每人每月2元的小报打印费用并发给我,接下来就是下单,等待小报寄回来了。
略微遗憾的是,本学期,我因参加大学区教师交流,无法再继续带这个班级,但是,我相信所有的努力都没有浪费,都会成为我成长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我也相信,正如小报的名称春芽一样,我也在一次次的实现自己想法的路上不断成长,成长成为自己希望的样子。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