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5-10-30 08:48:09
中班教案(通用8篇)

中班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选材来源于生活。蔬菜是幼儿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食物,随处可见,我们取材也非常的方便。蔬菜的种类繁多,几乎每个孩子都能说出几种来。蔬菜的营养价值也非常的丰富,吃法繁多,可以清炒、可以煮汤、可以凉拌、还可以腌着吃,总之,我们的生活里离不开蔬菜。然而我发现班上许多孩,不爱吃蔬菜,每天让孩子吃完自己的一份蔬菜是件很困难的事,家长们也很着急。因此我们展开了“好吃的.西兰花”让幼儿了解西兰花特性的同时, 加深幼儿对蔬菜的认识,激发幼儿对蔬菜的兴趣,引导幼儿多吃蔬菜是很有必要的。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感官感知西兰花的外形特征及构造特点。

2、能积极参与探索和讨论活动。

3、喜欢西兰花并乐意品尝。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过常见的蔬菜,如青菜、花菜等。

2、西兰花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清炒西兰花。篓子、托盘每桌一个,菜刀和案板各一块。关于西兰花的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引发幼儿的猜想,激发探究的欲望

1、出示PIT 1。(西兰花的切面图,截取其中的一大部分,裁剪成一个花朵的漂亮画面。)

师:今天请大家欣赏一幅图片,仔细看看、想想,它像什么呢?(幼儿大胆、自由地猜想。)

2、出示PIT 2。(西兰花一片)

师:它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3、出示PPT3.。(一颗完整的西兰花)

师:现在看出来了吗?它是什么?

二、运用自己的感官,探索西兰花的特征。

(一)探索西兰花的外部特征。

1、出示西兰花,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

师:今天,我把这神秘的东西带来了,看,这是什么?

小结:它是一种蔬菜,它的名字叫西兰花,像花朵一样的蔬菜可不多,你还看过神秘蔬菜像花朵的呢?

师:想看看、摸摸西兰花吗?每个人去选一个西兰花,认真地观察,看看它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待会儿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2、幼儿自由观察西兰花。

幼儿观察西兰花时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看看、摸摸、捏捏、闻闻、掂掂,多方面感知。

师: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老师和幼儿共同小结:西兰花看上去有点像球,摸上去冰冰凉,闻一闻有点清香,掂一掂还有点重。

(二)感知西兰花的内部特点

1、认识西兰花

师:西兰花的身体长什么样子呢?

小结:西兰花是绿色,我们看到的西兰花是身长满小棵粒组成花状,整体很像一个大花朵。

2、幼儿动手剥西兰花。

3、分享自己的发现

师:你发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小结:原来西兰花身体都是小颗粒似小球组成的。

4、玩游戏“西兰花”,进一步了解西兰花的内部特征。

三、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感知吃蔬菜的好处。

1、讨论蔬菜的好处。

师:你还吃什么蔬菜?我们为什么要吃蔬菜呢?

小结:每一样蔬菜里面都有很丰富的营养,多吃西兰花,青菜、菠菜……身体可以健康,还可以防止感冒哦。

2、欣赏用西兰花做成的菜。(PPT图片)

四、活动结束:品尝清炒西兰花。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说明:

这是主题活动“马路上的汽车”的一个组成部分,目的是让幼儿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用艺术的手法创造性地表现汽车,充分体验想象、创造的乐趣。

目的:

1、能合着快慢不同的'音乐节奏,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模拟各种汽车。

2、体验大胆想象、自由表现的乐趣。

准备:

1、观察过各种汽车,玩过各种玩具汽车。

2、做过“小司机”的音乐游戏,熟悉红灯、绿灯、转弯的音乐信号。

3、节奏快慢不同的音乐片断以及完整的游戏音乐。

过程:

1、在音乐声中,幼儿拿着玩具汽车互相观看、自由交谈。

2、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汽车。

① 你最喜欢什么汽车,为什么?请你们学一学。

② 播放快节奏的音乐,请幼儿合着节奏做模仿动作。

③ 出示玩具汽车,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汽车最主要的特征。

④ 播放快节奏的音乐,引导幼儿合着音乐做动作,并相互学习。

⑤ 重点模拟两种汽车,如消防车和警车,引导幼儿充分体验和表现。

⑥ 在快节奏音乐的伴随下,幼儿自由表现汽车,音乐一停就摆好造型,相互欣赏。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模仿的是什么车,在干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述,如“我是警车,在执行任务”。

3、幼儿合着快慢不同的音乐节奏,创造性地表现汽车。

① 刚才我们合着音乐想出了许多有趣的动作,现在我们仔细听听,这段音乐和刚才的音乐一样吗?

② 合着慢节奏的音乐,幼儿创造性地表现汽车,想像此时汽车在干什么,如“消防车要安全回家了”等。

③ 现在我们来完整听一遍音乐,想一想音乐节奏快时汽车好像在干什么,音乐节奏慢时汽车好像在干什么,怎样用动作来表现。

④ 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配上合适的动作。

4、游戏:快乐的汽车。

① 你们工作得真认真,现在该回停车场了。听,一路上会出现什么情况?

② 教师用钢琴弹出高音、低音和刮音,启发幼儿听辨出绿灯、红灯和转弯的音乐信号。

③ 游戏开始,教师弹出不同节奏的音乐,鼓励幼儿边听辨节奏和明显的音乐信号,边创造性地游戏。

④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幼儿抱着玩具汽车回“停车场”。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判断6以内的数量。

2、复习巩固4、5、6这3个数。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喜羊羊摘水果

1、 喜羊羊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秋天到了,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喜羊羊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不想去?那我们就一起去吧!

2、 小朋友你们看梨树上有几个梨?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桃子树上有几个桃子?

(梨树上有5个梨;苹果树上有4个苹果;桃子子树上有6个桃子)(评析 ……此处隐藏2121个字……它们四等分呢?”引导幼儿把几何图形四等分。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启发幼儿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分法。

3、教师总结几何图形四等分的方法,使幼儿对四等分的含义有进一步的理解。

> (三)比较大小

师:等分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一样大吗?什么地方不一样?谁大谁小?

启发幼儿观察比较等分前后图形大小的变化。感知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四)判断游戏

教师出示等分、不等分的图形卡片,请幼儿观察是不是四等分,为什么?

>在判断游戏中巩固幼儿对四等分的认识。

>三、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你们能不能把等分后的图形再四等分呢?

本次活动在等分游戏中结束。学习四等分

《四等分》课后反思:

《四等分》这节活动课是接着《二等分》而设计的,孩子们在对二等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提出四等分,他们就迅速的回答出来:将一样东西平均分给四个(份)就是四等分。对于他们的这样回答我非常满意,这也就自然的导入了我的这节课的重点。

接下来是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将一个正方形四等分呢?孩子们都互相讨论着,最后由每一组选一个代表上来将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画下来。

结果孩子们又画出了两种方法:对边和对角分。后面的圆形和长方形也就自然的有了方法四等分了。

可是到了将三角形四等分的时候,小朋友就有点不清楚了。小朋友们还是将其对边分,经过我们大家的实验发现是不对的,待我告诉他们正确的分法后,他们也都还是一知半解的。因为这也涉及到了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所以在这一个环节上幼儿大概能理解意思我就没有再继续讲解了。只要幼儿明白了四等分的定义和会将简单的物体以及结合生活中的实物进行四等分就可以了。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数量1—6。

2、通过比较数量,能说出x比x多1或x比x少1。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重点:

通过比较数量,能说出x比x多1或x比x少1。

活动准备:

1、数字卡片1—6。蔬菜卡片若干,红蓝两辆大卡车,小熊头饰一个。

2、幼儿操作材料数学《货架上的蔬菜》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1、小朋友看今天谁来了呀?(出示小熊)与小熊打招呼:小熊你好!

2、今天我特别开心,因为我的蔬菜超市开张了,欢迎小朋友们来光临。今天我实在太忙了,一个人进货忙不过来,小朋友们一起来帮帮我好吗?(好的)

3、等一会儿会有送菜的货车来,你们帮我看看是不是这些蔬菜。幼儿认识蔬菜并说说有几种。(6种)

二、运货车。

1、嘀嘀,看,来了几辆货车(出示红蓝2辆货车),我们先来说说分别装着什么蔬菜?(西红柿、土豆)数一数分辨是多少并用数字表示?(西红柿5个、土豆4个)比一比,引导幼儿学说x比x多1或x比x少1。(西红柿比土豆多1、土豆比西红柿少1。)

2、嘀嘀,看,又运来了什么蔬菜?(同上,请个别幼儿数数比比,青椒2个、胡萝卜3个,胡萝卜比青椒多1、青椒比胡萝卜少1。)

3、嘀嘀,看,又运来了什么蔬菜?(同上,请个别幼儿数数比比,黄瓜6个、包心菜5个,黄瓜比包心菜多1、包心菜比黄瓜少1。)

4、6种蔬菜都运来了,我们都放到仓库了,我们去和小熊说一声吧“小熊蔬菜都运来了。

三、货架上的蔬菜。

1、“谢谢你们了,可是我的店里太忙了,有好多客人忙不过来,你们能我吗?(好)

2、教师讲解操作方法:小熊说,帮我点点一组货架上有多少蔬菜数量,并记一记?引导幼儿数数如茄子6个,黄瓜5个,在边上贴上相应的数字并圈出多一个的茄子。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材料数学《货架上的蔬菜》。

4、请已经帮小熊清点好货架的小朋友把统计下来的结果写到教师的大的`单子上,供其他幼儿参考。

四、结束。

小熊说:“有你们这么多小朋友的帮忙,今天开业很顺利,谢谢小朋友,下次你们还来帮我好吗?”

以情景小熊导入,让幼儿有愿意帮忙的想法,吸引幼儿学习的兴趣。

通过运货车的数数比比让幼儿初步感知x比x多1或x比x少1。

通过操作提升幼儿掌握x比x多1或x比x少1。

延伸给孩子继续帮忙的兴趣。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数的分解组合。

2、复习单、双数。

3、区域中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及对钱币的认识。

活动准备:

大数卡1-10两套,蒙眼纸条若干、地面设置2个方形,周围是圆形若干图案、区域中:小椅子摆成公交车上的形状,方向盘、车票、钱币。

活动过程:

1、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逐一复习10以内各数的分解。(分发每位幼儿一张数卡)

2、教游戏《数字找妈妈》

玩法:一幼儿拿起数字,站在方形的图案中高呼:“孩子,孩子,你在哪里?”其它幼儿忙找与自己卡片相加是数字妈妈的小朋友蹲到圈内高喊:“妈妈,我们在这儿。”其他幼儿进行监督检查,看他们是不是妈妈的孩子。

3、开始,老师当妈妈让幼儿熟悉游戏玩法及规则,二次结束后,幼儿可报名自由当妈妈或爸爸。

4、游戏2《盲人识数》

玩法:一部分幼儿被蒙眼做盲人,另一部分幼儿与其一一对应面对面站立,发给“盲人”每人一张数字卡,相对应的幼儿上前在其手上拍与数字卡数相同的`几下,“盲人”大声说出自己是什么数,是单数还是双数(也可让蒙眼幼儿将是单、双数的幼儿带走,玩法很多,可交替进行,最后幼儿集体复习单、双数的规律、概念。

5、区域活动:公共汽车上

(1)大家讨论乘车的常识,司机怎样做,售票员怎样做,乘客怎样是文明小乘客,回忆在公交车上的语音提示的内容。

(2)复习钱币面额的识别

(3)幼儿分配角色,规定乘车路线,站名及乘车要求。

注:

(1)乘客上完车座好后司机方可开车。

(2)售票员到座位上售票,幼儿主动买票。

(3)学习用礼貌用语。

活动延伸:

(1)幼儿购物太多需买票

(2)乘客出现紧急病症需开往医院……

(3)出现老弱病残的乘客怎样做……

活动评析:

枯燥的数字让许多幼儿不愿接受,然而本节活动老师将数字融入到有趣的游戏中,以游戏贯穿知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下学习。

区域活动让幼儿走进社会,成为社会人,在活动中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了他们想象力,同时,也表现出了他们的社会经验,寓乐于教,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教育。

《中班教案(通用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