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的轻松氛围中理解发型的结构并感知秋天的美好。
2.用树叶、水果、花朵创造性地装饰与表现秋姑娘的'发型。
3.初步学会互相欣赏作品,评价作品,获得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图片若干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教师操作课件激发兴趣--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张图片,请你们看一看这几张图片有什么不同?
--这些阿姨的头发漂亮吗?
--谁给她们做出来的?这些发型都有好听的名字哦!(运动轻便发型、时尚爆炸发型、宴会盘发发型、披肩直发、波波发型(学生童花)、质感波浪发型)二、引导幼儿观察、说说"秋姑娘的发型"。
--老师这还有一位小客人,看!她来了,她谁呀?她呀,是秋姑娘。
--秋姑娘看到了那么多的发型,她也想把自己的发型变一变,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用什么来装扮自己的发型的?(让幼儿给发型起名字)--秋姑娘的"落叶飘飘"发型真漂亮,这回她又到了哪呢?(果园里、给发型起名字)。
--秋姑娘到了花园里,你们知道这回她想用什么做发型?(花)谁想给秋姑娘设计一个发型?(幼儿操作并给发型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三、自由创作大胆想象--刚才这几位小朋友给秋姑娘设计了一个×××漂亮吗?我看出来了,你们也想给秋姑娘设计发型对不对?记住哦,不能跟别人设计的发型一样哦,不然就太没有创意了,好了,大家行动起来!
四、作品展示交流评价--将幼儿设计的发型展示出来,鼓励幼儿大胆的告诉同伴或客人,你用什么为秋姑娘设计了发型?
五、结束活动--将作品带到活动室给好朋友欣赏。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2序 动画片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孩子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孩子们从动画片中学知识,学做人的道理。我们这些成年人也是在不同种类的动画片中成长起来的。
把动画片中孩子们熟悉的动画人物与音乐联系起来,这是我们正在大胆尝试的内容,通过动画片孩子们对音乐的认知和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活动名称:白雪公主
年龄班:中 班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会议“白雪公主”动画片中的主要人物,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外形特征;
2、听辩小三、大二、减三和弦,并与“白雪公主”中的人物相联系,感受各种和弦的特点;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
1、“白雪公主”的录像带; 2、彩虹纸、剪刀、胶棒、亮纸、黑色塑料袋、棉花等
教育过程:
一、启发提问
1、与幼儿一起回忆“白雪公主”中都有哪些人物?
幼儿1:老师,我知道有“白雪公主和王子”。
幼儿2:有王后。
幼儿3:有七个小矮人。
2、老师:那王后是个什么样的人?她穿什么样的衣服?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这些人物在片中的外形和衣着有什么特点?请幼儿用词语来形容一下这些人物
幼儿1:王后有点像女巫。
幼儿2:是个邪恶的人。
老师: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她邪恶了?
幼儿2:女巫给白雪公主毒苹果的时候,她的眼睛。
幼儿3:王后总穿黑色的衣服。 老师:那皇后为什么总穿黑色的衣服呢?
幼儿4:因为黑色让人觉得心里不舒服。
幼儿5:黑色的衣服,在王后黑天做坏事的时候不容易被人发现。
3、老师:白雪公主是什么样的人?
幼儿1:让人觉得很美
幼儿2:善良
幼儿3:我觉得白雪公主像雪花一样。
4:老师:七个小矮人长的什么样呀?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幼儿1:带着小帽子。
幼儿2:每种帽子的颜色还不一样。
幼儿3:六个小矮人有胡子,一个年轻的没有胡子。
幼儿4:我觉得他们有点爱开玩笑。
二、听音辩人物
1、老师:今天,老师把“白雪公主”中的人物请到了班里,在他们出来之前,都会有一段音乐,咱们小朋友猜一猜这是哪个人物来了。
2、请配班老师弹奏大三和弦。(注:三种和弦在同一音区,出现的方式、节奏相同)
幼儿1:七个小矮人。
幼儿2:不是,像王子和公主。
幼儿3:好像就是白雪公主。(幼儿出现争议,相互在下面议论)
老师:“别着急,再听一听下面这段音乐,你们认为是谁?”
3、演奏小三和弦
幼儿1:这是七个小矮人。 老师:为什么?
幼儿1:因为这段音乐比刚才的听起来细、尖。
老师:为什么听起来细、尖的.就是七个小矮人呢?
幼儿2:因为小矮人小,细、尖的音乐让人觉得年轻。
幼儿3:小矮人很淘气,这段音乐听起来让人觉得高兴。
4、老师:请幼儿比较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
幼儿1:第一段音乐像白雪公主,因为听起来很美。
幼儿2:让人觉得心里舒服。
老师:请出白雪公主,(在大三和弦的伴奏下)“白雪公主”肯定幼儿的说法。请出“七个小矮人”(在小三和弦的伴奏下),肯定幼儿的说法。
5、弹奏减三和弦 (幼儿有的捂耳朵,有的打了个哆嗦,有的哎呀呀的叫)
老师:这是谁来了?
幼儿:是女巫。
幼儿1:好可怕呀!
幼儿2:可真难听。
老师:出示女巫(在减三和弦下)
6、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三种和弦的音质特点,请幼儿多听。
三、动手操作:
1、引发幼儿要表演“白雪公主”的通话剧的兴趣 (老师:三位主要人物都到气了,你们想不想也演一次白雪公主的故事呀?)
2、幼儿分成小组进行主要人物的道具制作。
活动评价:
教师能从幼儿的特点和兴趣出发,把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中的人物与音乐、美工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在回忆故事情节时,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词汇的运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丰富。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积极的思考,努力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对活动表现出的兴趣很大。通过对人物性格的理解,使幼儿分别明白了大三、小三、减三和弦音质特点,以及不同的音乐能刻画出不同的人物性格来这样比较抽象的概念。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3【活动目标】
1、能区别 ……此处隐藏11152个字……>
4、人们在不知不觉的破坏着我们的环境,看地球妈妈都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小朋友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地球妈妈笑起来?(幼儿回答)
5、小朋友的办法可真多,老师把小朋友的办法编成了《拍手歌》,小朋友想不想听?老师把《拍手歌》教给幼儿。
《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不要随意扔垃圾;你拍二,我拍二,人和动物好伙伴;你拍三,我拍三,烟囱别再冒黑烟;你拍四,我拍四,正当绿色小卫士;你拍五,我拍五,植树种草保水土;你拍六,我拍六,不让清水变黑臭;你拍七,我拍七,地球妈妈穿花衣;你拍八,我拍八,美丽地球我的家;你拍九,我拍九,保护环境齐动手;你拍十,我拍十,美丽“家园”永保持。
6、教师演示课件,让幼儿欣赏美丽的地球,教师进行讲述。
7、教师幼儿装扮图片“幼儿园”。
(三)结束部分:
秋天到了,幼儿园落了好多树时,小朋友和贝贝去院里把落叶捡起来好吗?还等什么,让我们快出发吧!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3活动目标:
1、尝试用讲故事、唱歌、说笑话等不同方法让好朋友高兴起来。
2、能够主动观察好朋友的表情、神态,关注好朋友的情感需要。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课件,喜羊羊沸羊羊头饰,音乐《幸福拍手歌》,幼儿录像,彩笔,表格。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设计情境,引出主题,引起幼儿兴趣。
1、播放列车开动声音,师:小朋友,听,什么声音?原来是幸福列车呀,我们快和好朋友一起乘坐幸福列车去旅行吧!
2、播放羊村背景,师:到站了,小乘客们,我们到哪了呀?(羊村)我们一起去看看,喜羊羊它们在干什么吧。
二、通过喜羊羊和沸羊羊的故事,使幼儿知道好朋友不开心可以用故事、做鬼脸、说笑话的方法让他高兴。
1、看课件,听故事,知道让好朋友高兴的几个办法。
⑴师:喜羊羊和沸羊羊在干什么呀?它们发生什么事情了?(引导幼儿大胆猜想)
⑵教师播放课件讲故事,提问:为了让沸羊羊高兴起来,喜羊羊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沸扬扬高兴了,喜羊羊心里感觉怎么样?
2、引导幼儿分组交流讨论,并记录自己为喜羊羊想出的使好朋友高兴的办法。
⑴喜羊羊想请聪明的小朋友再为他想几个让朋友高兴的办法,你想办法并把它画在表格里吧!
⑵幼儿分组讨论,交流并记录自己的好办法。
⑶展示记录表,并请幼儿讲述分享自己的办法。
3、引导幼儿分享生活经验,体验给好朋友带来快乐,自己也快乐的心情。
⑴小朋友们可真棒,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那你的好朋友是谁,他有没有不高兴的时候呢?
⑵你是怎样发现你的好朋友不高兴的?(引导幼儿从表情、神态、语言、动作等各方面讲述自己好朋友不高兴时的表现)。他为什么不高兴?你用什么办法让他高兴的`?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⑶咱班有个小朋友,也遇到同样的事情了,我们来看看,她用的什么方法解决的吧!
播放录像,引导幼儿观察,体验给好朋友带来快乐,自己也快乐的心情。
三、随着音乐舞蹈,感受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以《幸福拍手歌》为背景,请幼儿和好朋友一起拍手、一起唱歌、一起跳舞,感受在一起的快乐!(我们帮助喜羊羊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喜羊羊邀请你和你的好朋友来跳舞了,快来参加舞会吧!)
教学反思:
这一话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4一、设计思路
中班的孩子有些事情已经可以自理,但经过观察和调查发现有些孩子在家吃饭穿衣还是要依靠父母。为了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设计了此节课。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3、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
1、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2、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四、活动准备:
故事、衣服、音乐
五、活动进程
1、讲述故事〈〈谁真的长大了〉〉引出课题故事大概,讲述一对双胞胎姐妹好多地方都一样,就是一个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个却依靠父母。。。。。。
2、设计提问(让幼儿明白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故事中的两个小朋友谁真的长大了。
(2)为什没说某某长大了?
(3)教师小结:某某长大了他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饭
3、谈话: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自己是不是长大了。(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穿衣大赛。(体验自我服务的乐趣)
5、教师小结。
六.活动反思:
本节课目标基本达到了,通过此节课孩子们懂得了张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五各环节穿衣大赛有些单调,准备应再丰富一些。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15学习目标
1.了解参观动物园要遵守的规则,培养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和设施的责任感。
2.用清楚完整的语言表达见闻,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提前在活动室四周贴上动物园、海洋馆里的动物图片。
2.幼儿自备参观动物园的照片。
3.《动物真有趣》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24页。
4.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形式:集体/小组
1.请幼儿出示参观动物园的照片,并分享当天游玩的趣事。
2.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请幼儿观察棋盘的内容,向幼儿提问:
图中哪些小朋友的行为不对?为什么?
图中哪些小朋友做得对?为什么?
参观动物园或海洋馆时,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3.利用活动室四周的`动物图片,与幼儿表演去动物园参观。播放轻快的音乐,先假装乘坐地铁,再乘坐公交车来到动物园,之后到不同的地方游览,每到一个地方,请幼儿说出要遵守的规则,例如观看大熊猫时,要保持安静;观看水母时,不能拍打水族箱的玻璃;观看海狮时,不可随便喂食。
4.游戏结束后,请幼儿描述他看见什么动物在做什么,例如“我看见大熊猫吃竹子。”
活动评价
能说出参观动物园要遵守的规则,懂得爱护动物。
能用清楚完整的语言表达见闻。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