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乌鸦喝水》教案模板合集十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乌鸦喝水》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乌鸦喝水》教案 篇1【设计理念】
识字教学力求识用结合,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本课努力将识字与阅读相结合,使识字贯穿于整节课。导入从象形造字法入手,“鸟”“乌”对比识“乌”字;初读课文,感知字形;多种方法识字,适当结合阅读,感受语境识字;最后识写结合巩固识字。另外,课后还安排小测试,检验本节课的识字效果,做好及时反馈。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找”3个字。
2.能流利朗读课文,感知文中大意。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可、石、找”3个字。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乌鸦头饰、装有水的瓶子和小石子。
【教与学的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乌鸦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乌鸦”,板书“乌鸦”。
2.和小乌鸦打呼。
【设计意图】意在激发学生的良好的学习情感,使孩子在轻松的活动中感受到老师就像一个共同学习的伙伴。通过与乌鸦打招呼,拉近了孩子与乌鸦的距离,仿佛这故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同时也使孩子学习有礼貌、热情地与人打招呼。
3.师:小朋友,你是怎么记住“乌鸦”这两个字的?出现“乌”“鸟”两字的象形字,相机比较“乌”、“鸟”两字的区别;认识鸟字旁,还能想到哪些字也带有鸟字旁?“鸦”、“鸭”的区别在哪里?了解带有鸟字旁的字与动物有关。让学生说说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观看乌鸦的外形,形象地记忆“乌鸦”,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再由“乌”“鸟”两个象形字的对比以及教师就这两字造字法的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讲故事,学生认真听。(教师戴上头饰讲故事,边讲边做实验,把石子慢慢放进瓶子里,水升高了。)
2.文中讲的是谁?它在干什么?
3.板书“喝水”(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认识“渴──喝”这一组生字。师: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长得很像,你能准确地辨认它们吗?三点水是渴,口字旁是喝,想喝水就是渴,有口才能喝。
4.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边读书边动笔,碰到生字宝宝就要请拼音姐姐帮忙,读准字音。把预习时圈出的生字宝宝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教师给学生讲故事、做演示这一设计,既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降低理解的难度。安排学生尝试自由借助拼音认读,可以让学生把预习过的生字多读几遍,加深记忆。在此过程中体现了学生自主识字,读课文识字,使认读生字有了语境的依托。
三、多种方法识字。
1.集中识字。
(1)课件出示词语:“乌鸦、喝水、口渴、瓶子、石子、办法、渐渐”。
(2)看谁最聪明,把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叫出来。
(3)学生自由读词语,不会的借助拼音读。
(4)请坐得最端正的同学做小老师带读。
(5)去掉拼音读词语。
2.比较法识字。
(1)板书:“我──找”。
怎么认识“找”字?“我”和“找”字有什么区别?教师引导学生用比一比的方法记字。
(2)认识“石”,比较“石──右”,认识“办”,比较“办──为”。
(3)选字填空
我找
*我们都喜欢玩( )朋友的游戏。
*( )是一个少先队员。
喝渴
*一只乌鸦口( )了,到处找水( )。
3.猜谜语识“渐渐”。
(1)出示谜语:水车重千斤。请学生猜谜语。
(2)“渐渐”是什么意思?哪个词语和“渐渐”的意思差不多?
(3)用“渐渐”说一句话。
4.对话识字。
(1)引导学生对话:“鸟”对“乌”说:“乌鸦兄弟,你太黑了,难怪连你的眼珠子我都看不见了”。
(2)“右”会对“石”说什么呢?
5.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来识字?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瓶”“办”“法”“可”“许”等字。
【设计意图】 教学生识字,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对话、猜谜,赋予生字以“生命”的意义,可谓识字与学文并重,一举两得。
四、巩固识字
1.游戏巩固:击锣鼓送字,当鼓声一停,就开火车读所出现的生字。
2.读文巩固。
(1)出示藏有生字的句子,指名学生读。
(2)把生字宝宝送到句子中读。
(3)生自由读课文段落。
(4)指名分段接读全文,再齐读。
【设计意图】 识字与阅读的结合: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段,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既巩固了字词的识记效果,也巧妙地与课文阅读紧紧联系在一起。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到处、喝不着、怎么办呢、一个一个地、渐渐),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悟乌鸦在喝水过程中的心情,体会乌鸦在困难面前、肯动脑筋的'精神,使三维目标得以实现,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五、识写结合,巩固识字
1.出示“可”“石”“找”三个字,你觉得写这三个字的时候,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自由观察)
2.(交流)仔细研究怎样写好这几个字,哪个笔画最难写?“可”和“石”字的口有什么不一样?“找”和“我”的特点在哪里?
3.电脑出示书写笔顺。
4.老师范写,再强调笔顺,学生书空。
5.提醒写字姿势,检查姿势后全班描红练写,师指导。
6.实物投影学生写的字,评议。
7.学生根据评议再写。播放轻音乐。
【设计意图】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体现在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养成上,本册教材的写字量是250个,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加强写的指导,并保证学生写字的时间和教师指导的时间,写字姿势也是低年级的习惯培养的重点,所以要注意提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六、回顾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用了许多方法认识了不少生字宝宝,还认识了一只爱动脑筋的小乌鸦,希望小朋友们回到家里,把课文读一遍给爸爸妈妈听。
《乌鸦喝水》教案 篇2学习目标
1、认识“乌、鸦”等九个生字,会写“可、石”两个字。 ……此处隐藏10987个字……
升高
看图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升高:瓶子里的水原来在瓶中间,放了石子后,水就到瓶口水位升高了。
五、看图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弄懂乌鸦是怎样喝着水的`。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言:
乌鸦找到有水的瓶子,开始为什么喝不到水,后来是怎样喝到水的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7课乌鸦喝水(板书课题)
二、指名朗读全文。
三、图文对照,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讲读第一自然段。1.读第一自然段,看写了什么?
(一只乌鸦口渴了,找水喝)
2.理解词语“到处找水喝”写出了什么?
(口渴得很,急着找水喝,可水不容易找,去了好多地方去找水。)
3.指导学生读第一段,要读出乌鸦找水的急切心情,把“到处”突出来。
讲读第二自然段。
1.结合第一幅图,谈第二段写了什么?
(乌鸦找到有水的瓶子,可喝不着水。)
2.结合图,说说为什么喝不到瓶里的水?
(瓶里的水只有半瓶,瓶子是细脖的,口很小,乌鸦的嘴伸不进去。所以喝不着水。)
3.结合上文,理解“怎么办呢?”
(乌鸦找到水很不容易,找到了又喝不着,它在问自己,说明它在动脑想办法)
4.指导学生朗读。
(要读出乌鸦先是看见水很高兴,可喝不着又很着急,最后一句要轻而慢,表示思考)
讲读第三自然段。
1.自读后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乌鸦想出办法来了)
2.回答问题:乌鸦是怎样想出办法来的?
(看见小石子,就想出办法来了。)
3.指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大家想,乌鸦想出办法时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应怎样读?(速度稍快)学生读后给予指导,然后再读。
讲读第四自然段。
1.看二、三幅图,读第四段,想想这一段说的什么。(乌鸦把石子放到瓶子里,就喝着水了)
2.理解“把石子一个一个放到瓶子里”看图说出意思。(说明乌鸦放了一个又放一个,放了许多个小石子。)
3.“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这句话什么意思?
(因为石子占了水的地方,一个一个石子往瓶里放,水是一点点升上来的,水升到瓶口时,乌鸦就喝着水了。)
4.指导学生朗读。
“水渐渐升高了”应怎样读?(读得要慢)
“乌鸦就喝着水”,要读出轻松的语气来。
四、看图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乌鸦喝着水的主题。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看图讲故事,讲清乌鸦是怎样喝着水的。
3.指导生字书字,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找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组织朗读后的评议。重点句子教师适当范读。
二、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讲时可适当加上自己的想象,如:乌鸦口渴得怎样?都到哪里去找水?乌鸦看见小石子时怎么想的?喝着水后高兴得怎样?)
三、分析生字字形,指导书写。每个生字词抄写两遍。
四、完成课后第二题,先让学生选词填空,再把句子读一读,然后比较“到处”和“处处”、“什么”和“怎么”、“用法”和“办法”的区别。
作业:
1.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2.准备默写生字词。
《乌鸦喝水》教案 篇10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办、法两个字。
2、初读课文,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读准课文的字音,读通句子。
教具:乌鸦的图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讲故事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鸟,(出示乌鸦的图片)你们谁认识它?(生答:乌鸦)
师:对,这只可爱的小鸟的名字就叫乌鸦。
2、师:大家在看看老师黑板上的这两个字,有人认识吗?(大屏幕出示乌鸦)会读的同学把这两个字读给大家听。能不能把这两个字教给其他同学认识。(会读同学领着全体同学读)
3、识记生字:我们大家都认识了这两个字,能不能想办法记住他们。记字(指名说)
(熟字加偏旁:大屏幕出示:鸟――乌牙+鸟=鸦)
4、谁能很有礼貌的跟乌鸦朋友打个招呼?
5、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这只可爱的小乌鸦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乌鸦喝水》,(板书:乌鸦喝水)现在老师就请我的电脑朋友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播放动画)
6、你觉得故事怎么样?你还想听吗?可是故事已经将完了。不过没关系老师告诉你们这个小故事就是语文书上的第十九课的'内容。只要你把这篇课文读懂了,学好了,你也能向我的电脑朋友一样,把这个故事将给大家听。
二、初读课文,识字
1、自读课文,学生读课文老师提要求:
(1)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问问你的同桌或小组同学。
(2)读通句子,感觉不连贯的地方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
2、指名读。
师:你们读的可真认真,谁愿意到前边来当一回小老师给大家读一读。(生)这么多同学愿意读啊!老师想多给同学们几次机会,你们觉得怎么读比较合理呢?(分自然段读)
(生读)适当的评价
3、识字
师:细心的同学你发现屏幕上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字的颜色不一样,不同颜色的字是生字)
学生读字(把这些字读给你的小组同学听一听)
读词(大屏幕出示这些字所在的词:乌鸦喝水口渴瓶子办法渐渐)
小组合作:一起想办法记住这些字。
汇报:
(1)去掉音节读课文
(2)换语境读课文。
4、写字
⑴、出示生字,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它们都是什么结构的字,怎样才能把他们写好,应该怎样写,每一笔占什么位置。
⑵、书空
⑶、师范写,学生边写边说笔画名称
⑷、学生练写
三、再读课文
师:没有了生字朋友做障碍,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把课文读的更好的。
1、现在老师想让你们再课文读一读。在读课文之前老师想问一问大家,我们这一次读课文除了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之外还应该怎么读呢?(生答:读出感情)(自由读)
2、觉自己读的怎么样了?是按你们自己说的要求那样做了吗?
3、小组分自然段比赛读一读。
4、学生评一评,哪组读的最好,好在哪?
5、再读课文,按照读好的小组那样读
四、总结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