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5-10-05 06:39:06
中班教案范例(5篇)

中班教案范例(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 篇1

中班一日活动计划安排

活动特色:外教(口语)

一、晨间活动:复习字词:绕、春、雨、草、街……

二、教育活动:

1> 语言:儿歌《橡皮筋游戏》

目标:1、学习理解字词:橡皮筋、变、飞、走、咬、剪刀、石头

2、能够说出橡皮筋都可以变成什么东西,积极回答老师问题。

2>数学:复习《相邻数》及《等差关系》

目标:1、能够熟练的说出10以内的`相邻数。

2、能按照数量等差关系推理物品数量。

3>礼仪:《分享玩具》

目标:1、愿意将自己喜爱的玩具与他人分享。

2、在分享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轮流分享与“先宾后主”的分享规则。

3、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交礼仪。

4>主题《故事里的声音》

目标:1、让幼儿尝试用各种物体发出声音,如瓶子、玻璃杯里装上水,揉塑料袋等。

2、让幼儿尝试用这些自制乐器给故事配置相应的音效。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倾听音乐,按音乐家信号做动作。

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场地

活动过程:

1、师出示手,谈话引入课题。

师:这是什么?有什么用处?我们的手还可以玩游戏。

2、师引导幼儿欣赏音乐《碰碰车》,并区分乐句。

3、师引导幼儿听音乐信号原地做动作。

4、师讲解游戏的`玩法、规则。

(1)幼儿右手上举,伸出食指代表电线,左手屈肘握拳在胸前(表示碰碰车)。

(2)第一、三、五、七小节:幼儿小跑步,表示开碰碰车。

(3第二、四、六、八小节:幼儿互碰,一碰马上分开。

(4)第九、十小节:幼儿自转,表示碰碰车失控。

(5)第十一、十二小节:调整好车子线路,继续往前开。

(6)规则:一定要听到音乐信号两车才能相碰。

5、师生听音乐一起游戏。

6、讲评游戏。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热爱集体的精神。

2、提高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协调、灵敏素质。

活动准备

小轮胎9个,椅子6张,矿泉水瓶3个,水盘6个。

活动过程:

1、把幼儿分成相等的三组,成三路纵队站在起点线后。

指导语:老师现在把你们按照小组成员来分运水队员。①②③小组的成员分别站到对应的①②③运水道上。

2、游戏活动规则示范讲解。

指导语:小朋友,你们听好和看好了,在你们的面前有个水盘,水盘里有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当你们听到老师摇铃喊开始的时候,你们站在前排的第一个小朋友就要快速的拿起摆在你们前面水盘里的空矿泉水瓶,路过三个连环小轮胎的.中心,再往前走沿着s型线条绕过小椅子,往前直走到水盘处,打开你们手中空瓶的盖子,往水盘里装好水了,然后按照原路回去,把水倒进空水盘里,再然后和你们的队员击掌之后,另一个小朋友就可以出发运水。最后,我们看哪一组的队员完成的运水任务最快,运的水又多,我们就给那一组的队员们颁发运水小能手的红旗。

3、游戏活动结束总结

指导语: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在游戏中有的小朋友不会玩,不按规则进行游戏的原因吗?(对,就是他们开小差啦,没有注意听老师所讲的游戏规则和示范。所以就把自己小组队员运水的成绩给拉下来了)你们说说看,我们以后能不能这样啊?(小朋友:不能)不过呢,你们有一点做得很好,很关心自己的队员,都能听到小朋友很热情、很大声地为自己的小组加油、助威。

4、游戏结束,收拾场地。

中班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了解海豚的本领,并能进行相关的讨论,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指示做相应的动作,发展身体的协调运动能力。

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海豚布偶、铃鼓、视频短片“海豚”(《动物真有趣》电子书第2-3页),以及有关海豚帮助人类的录像等。

活动过程形式:

集体/小组

1.出示海豚布偶,老师与布偶进行对话:

老师:海豚,请问你住在哪里?

海豚:我原本住在海洋里,后来人们把我和我的同伴带到海洋公园来,为小朋友们表演节目。

老师:你们会表演什么呢?

海豚:我们会表演很多节目,跳高、顶球都难不住我们。

2.老师引发幼儿对海豚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3.播放电子书第2-3页的视频短片,让幼儿观看海豚表演的片段。播放海豚为人类服务,救助人类的'录像。

4.与幼儿讨论海豚的本领,例如会跳出水面用嘴巴顶球,会用鳍做出挥手的动作,会发出类似唱歌的声音、能帮人做事情等。

5.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海豚,模仿海豚在水中游泳。当老师用力拍打铃鼓一下时,幼儿便模仿海豚向上跳一次;老师用力拍打铃鼓两下时,幼儿便跳两次。

活动评价:

能较清楚地说出海豚的本领。

能根据铃鼓声的指示模仿海豚跳跃。

中班教案 篇5

设计背景

已经学了10的组成和分解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画圆圈学习10以内的加法。

2、情意目标:训练学生的加法计算能力。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口头计算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通过画圆圈计算10以内的加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

活动准备

卡片小黑板

活动过程

一。 开始环节

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二。 基本环节

1。 出示3个黑圆片和7个白圆片,教师进行讲解。

2。 板书3+7=10 7+3=10

3。 出示4个黑圆片和6个白圆片,教师进行讲解。

4。 跟着老师板书4+6=10 6+4=10

5。 想一想10还可以分成几和几,画在本子上并写上算式

6。 教师巡视

7。 出示小黑板和卡片1+9=10 9+1=10

2+8=10 8+2=10 5+5=10

8。 训练学生的口头计算能力,教师指导

三。 结束环节: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和在一起

四。 延伸环节:同桌之间互相考一考

教学反思

1。 在备课过程中我想到了口算10以内的加法是教学难点

2。 在活动过程中,我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利用小黑板和卡片达到教学目标。

3。 在这节课中,我已经了解到幼儿学了10的`分解和组成。在这基础上学习10以内加法,充分发挥幼儿能力。

4。 这节课中,师幼配合的很好,但教学有些小学化了。

5。 自己的优势是:能带动并引导教学,使教学顺利的完成

自己的不足是:教学小学化。

6。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把小学的教学方法适当的应用到幼儿教学中,同时应用更多的幼儿教学方法。

7。 如果让我从新上一节课,我会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玩中学

8。 幼儿教学是一门科学,它与小学教育不同。

《中班教案范例(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