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5-10-21 00:12:08
(精华)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

(精华)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会观察事物的情趣

能力目标:学会按从整体到部分,从天空到地面,由近及远观察图上的景物,能比较具体地记叙一项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有条理地比较具体地把放筝的情景写下来。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课前准备:录音、投影

五、教学设想:

课前先组织学生做风筝或带学生进行放风筝的活动。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前两天组织的放风筝比赛吗?一只只风筝在空中飞舞,大家玩得可开心了!看,这就是我们比赛场上的一角(放投影),今天我们要求来写一写《放风筝》。

1、按照从整体到部分,从天空到地面,从远处到近处的顺序观察图上的景物。

2、自学课文,明确目标。

二、观察图画,指导习作。

1、默读第一部分、思考:

①本次习作主要要求是什么?

(有条理地比较具体地把放风筝的'情景写下来)

②的常规要求是什么?(注意用词正确,语句通顺,意思连贯,不写错别字)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讨论本次习作要求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从整体到部分, 从远处到近处)

三、练习说话

1、各自试说。

2、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说。

3、师生点评。

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能有条理,具体地写下来,并交流评议。

教学重点:具体地写下来。

教学难点:突出重点。

教学过程:

1、自由说。

2、指名说(依据过渡句)。

3、各自试作,教师巡回指导(可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4、反馈讲评。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语;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能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3.能照样子用“每当……总……”造句;能听写句子。能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能划出课文中具体描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词句;知道聂耳能成为“杰出的音乐家”是跟他“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密切相关的,知道勤学苦练是事业有成的重要条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国歌导入,分步揭题

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思考:这是什么歌曲?你知道它的原名吗?歌曲的词、曲作者都是谁?(板书:聂耳)

2.愿意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聂耳吗?学生汇报所相关资料。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聂耳小时候的故事。(板书:少年)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要求汉字拼音对照读,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读得快的同学可以读第二遍,第三遍,可以竖起手指头表示遍数。读得慢的同学要坚持到底,争取完整地读好一遍。

2.同桌分自然段互读,互听,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分段读课文。(巧妙划分自然段)大家评一评,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4.你认为少年聂耳是一个怎样的人?自由补充课题:少年聂耳随机板书:喜欢音乐

三、围绕主线,品味探究

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句子。

2.合作探究,品读重点词句。

(1)四人小组交流圈画出的句子,每个人都说一说自己选了哪句话?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聂耳喜欢音乐,为什么?

(2)各小组选己组内体会最深的句子,由组长汇报交流,其他组员作补充。

(3)根据小组汇报情况,集体品味感悟重点词句。

如重点句①:聂耳诞生在云南省玉溪县,少年时代他就非常喜欢音乐。

引导抓住重点词“非常”来领会。

重点句②:聂耳常常跑到木匠师傅跟前,坐在石阶上,手托着下巴,眼睛一眨也不眨地侧耳倾听。

引导抓住重点词“常常”“一眨也不眨”“侧耳倾听”,以及表示动作的词“跑”“坐”“托”来领会。可以做一做动作,体验“眼睛一眨也不眨”的样子,想像聂耳专心的`神态(样子),从而领会聂耳听音乐的专注和入神。

重点句③:抓住聂耳和师傅的对话。

可以分角色读一读,读出聂耳渴望拜师学艺的那种诚恳、迫切的心情,从而体会到聂耳从小就对音乐情有独钟。

重点句④:哥哥去攀登龙门,聂耳却独自站在一棵大青树下吹起了笛子。

引导抓住重点词“独自”“站”体会聂耳对音乐的忘我之情。

重点句⑤:傍晚,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下起了蒙蒙细雨。聂耳全神贯注地吹着笛子,似乎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到。

可以结合自身实际体会聂耳的“全神贯注”。想一想,你在学习时遇到过“全神贯注”的人吗?可以说看到的,听到的,也可以说自己

亲身经历的。从而深刻理解“全神贯注”的重要意义。

3.文章围绕聂耳喜欢音乐写了哪两件事?(板书:向木匠师傅学吹笛子?摇西山大青树下练吹笛子)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1.提出研读问题,合作、探究学习。

聂耳为什么能成为“杰出的音乐家”呢?这跟他少年时代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在文中找找答案:

2.反馈(1):

划出描写少年聂耳对笛声迷恋的句子,划出句中最能表现聂耳迷上了笛子的词语

(1)聂耳常常跑到木匠师傅跟前,……侧耳倾听。

划出“常常”、坐……等动词。

(2)有一次,……恳求……

理解:恳求

(3)从此,……天天……

理解“天天”的含义。

思考:

3个句子都写了少年聂耳对笛声的迷恋,有什么不同?

(动作、语言、直接叙述。引导学生明白可以从不同角度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3.反馈(2):

(1)哥哥去……,聂耳却……

理解“却”在句中的作用。

(2)可是,聂耳越吹越有劲,……

“可是”是表示转折的,你看看课文为什么要用上“可是”?

4.反馈(3):

还有一个人在支持着聂耳——哥哥。

……此处隐藏10447个字……侯爱学习的故事,学习他的和做事认真的态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王洙的故事。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板书课题,启发提问。

1、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己感兴趣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然段。

2、互读课文,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问题。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读课题时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看看哪些能独立解决。

(三)再读课文,用心感悟。

1、集体讨论:

(1)读了课文你可以看出小王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在课文中,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的这些品质和?

2、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小王洙十分渴望读书,画出句子来读一读。

3、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小王洙勤奋好学,画出句子来读一读,并且说一说。

(四)思维拓展。

1、想一想老师发现窗外的王洙在听课会对他说些什么?王洙又会怎么说呢?

2、假如你就在当时,你会怎样帮助他呢?

(五)。

说说学习这课文后自己的感想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

学生再读课文整体回顾。

(二)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文后“词语填空”的有关练习。

3、迁移练习。

(1)认读生字:在游戏中巩固识字。

学生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互相识字。

(2)请“小老师”指名认读。

重点指导:遍、刻、勤。

(三)实践活动。

1、把小王洙窗外听课的故事讲给家长听一听。

2、把读了本课后的感想用几句话写出来。

(四)。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王洙——渴望读书——得到了老师的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感受小鸟离开好朋友后哀伤的心情,唤发起学生热爱自然,爱惜生命的情感。

2、以本文为载体,学习本课七个一类字和一个二类字。

3、理解“聆听”、“究竟”等词语的含义。

4、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小鸟离开好朋友后哀伤的`心情,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编排课本剧。

教学准备:多媒体软件、照片。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一类字和二类字。

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二、 师范读课文。

三、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 指名读课文

五、 学习生字

(1) 认读生字卡片

(2)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

基础知识:

生字:

聆: L ling 左右结构 查耳字旁 组词:聆听 聆教 亲聆

融:R rong 左右结构 查虫子旁 组词:融合 融化 交融

戈: G ge 独体字 查戈旁 组词:戈壁 兵戈 干戈

伐: F fa 左右结构 查单人旁 组词:伐木 砍伐 伐树

斧:F fu 上下结构 查父字旁 组词:班门弄斧 鬼斧神工 刀斧

砍:K kan 左右结构查石字旁 组词:砍柴 砍刀 砍伐

吱:Z zhi 左右结构 查口字旁 组词:吱声 吱吱叫

锯:J ju 左右结构 查金字部 组词:锯齿 锯条 电锯

燃:R ran 左右结构 查火字旁 组词:燃烧 燃料 点燃

3:区别字:

燃( )据( )斧( )伐( )融( )

然( )锯( )釜( )代( )溶( )

六、认读二类生字 嘎(ga)

七、复习巩固生字

八、指导书写一类生字。

九、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写生字,一字一行,组一个词。

第二节

教学内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播放多媒体软件,激趣导入。

二、教学新课:自由读课文

思考:课文的哪部分令你感动?找出来,画一画。

1、教学第一部分(1—5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

思考:这一部分告诉我们什么了?

想象:小鸟唱什么歌?树会和它有怎样的对话?

指导朗读。

2、教学第二部分(6—9自然段)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部分。

思考:去年的树今年怎么了?

小鸟看到它的朋友,心情会怎么样?

指导朗读。

读了课文,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1、排练课本剧。2、搜集关于树木作用的资料。

第三节

教学内容: 1、指导造句

2、编故事、听故事。

3、教学“看图、读文、思考”。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1、指名读文。2、表演课本剧。

教学新课。造句:

聆听:细听

例句:学校里,我们聆听老师的教诲,一天天长大。

究竟:到底

例句:这只小鸟没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二)编故事、听故事。

1、发散想象:课文结尾省略的是什么?编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1)小鸟为小火苗唱起了那支歌,小鸟唱到······

(2)小火苗听了小鸟的歌,想起了难忘的往事······

(3)小火苗听了小鸟的歌,想到从前的那棵小树又再生了······

1、学会聆听。

(1)听别人说话要有耐心,这是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

(2)听别人说话要用表情回应。

(3)听别人说话要抓住主要意思。

(三)看图、读文、思考。

1、多媒体出示四幅图。

2、读文字。

3、你最喜欢哪幅图?

4、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说一 说、写一写。

去年的树

小鸟 唱歌

友谊

树—火柴— 火苗 聆听

四、板书设计:

《(精华)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