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相约春天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健康相约春天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健康相约春天教案1一、主题名称:春天
二、主题 时值春天,天气渐渐转暖,孩子们对气温变化有了明显的感受;同时,万物复苏,有许多树发出了嫩绿的新芽,各种花也争相开放,在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孩子们的生长发育也是很快的。我们想和孩子们一起,通过感受春天的气息,通过远足、郊游等活动,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锻炼和发展孩子们的各种能力。
三、主题实施时间:五周(2月23日——3月26日)
四、主要教育教学目标: 1、积极参加郊游、远足、爬山等活动,能连续走一段时间,有一定的速度、耐力等。
2、会根据气温和运动量的变化,调节活动内容,适当增减衣服。知道保护耳朵和声带,不大声喊叫,做个环保卫士。
3、积极观察春天动植物和人的变化,充分感受春天的气息。在系统观察中,发现春季一些植物的生长过程,并知道季节的变换与动植物和人们的关系。
4、能积极地参加多种形式的语言活动(如:欣赏、自编儿歌等),能用较丰富的词汇表达自己的经验,经历和情感。
5、能较自如地运动剪刀、透明胶等工具制作物品,并能用多种形式的画表现自己对春天的感受,画面能较合理地布局。
6、能感受歌曲的.优美、欢乐和抒情性。能用多种歌舞、奥尔夫声势、节奏、乐器等表现对春天的感受,学习领唱、合唱、齐唱及创编歌词。
7、能目测大自然中物体的远近、大小、宽窄、高矮、渐大渐小、渐高渐矮。学习数的分解和组成。
8、以积极的态度,参加郊游、远足、爬山等园外活动,有一定的独立性,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公共环境的卫生,做环保卫士。能热情主动有礼貌地与接触到的人交往。
五、家长参与 1、为我们的制作角收集物品,提供废旧纸盒、盖子、瓶子等,让幼儿进行制作活动。
2、请家长朋友在家和孩子一起种一种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有的还可以饲养一种小动物,观察小动物在春天的变化。
3、请家长朋友多带孩子出去走一走,多观察春季自然界的动、植物、天气的变化。
4、请家长朋友和老师一起对孩子们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为郊游、远足等活动做准备。
5、请家长记录孩子远足、郊游后的见闻和感受。
六、筹备工作 1、布置美工区的手工制作角,收集废旧物品,提供制作工具。
2、在班级种植角种上植物,和孩子们一起观察。
3、设计好亲子活动和游戏,委员组、郊游做好准备。
4、“家园联系网”中布置“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的文章。
七、主题知识网络 春天
春天来了
春天的植物
春天的动物
春天的活动和运动
可爱的春天
八、主题主要活动内容安排 第一周(春天来了)(2月23日——2月27日)
1、语言:散文诗“变色房子”故事“春天来了”
英语:春天来了
2、数学:看一图列数式
3、美工:春天的树
4、社会:美丽的莲花山公园
5、体能:看谁跑得快
6、音乐:歌曲“最后一学期”
第二周(春天的植物)(3月1日——3月5日)
1、语言:谈话“春天的植物有什么变化”
英语:春天来了
2、数学:组成填空
3、美工:粘贴“春天的花”
4、社会:清明节“三八”国际妇女节
5、体能:纸儿真好玩
6、音乐:歌曲“打电话”奥尔夫音乐体验
7、科学:多变的天气植物的变化
第三周(春天的植物和动物)(3月8日——3月12日)
1、语言:文学活动“蜗牛城的故事”
英语:动物们醒来了
2、数学:单元练习组成分解
3、美工:诗歌画“春天的秘密”
4、社会:植树节
5、体能:我是小小建筑师
6、音乐:欣赏乐曲“春天”
7、科学:种植小树苗我饲养的小动物
第四周(春天的活动和运动)(3月15日——3月19日)
1、语言:听说游戏“盖楼房”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英语:佳音英语
2、数学:做钟面
3、美工:手工“风筝”
4、社会:我们去远足
5、体能:看谁投得准
6、音乐:打击乐“春天”奥尔夫音乐体验
7、科学:温度计和温度测量
第五周(可爱的春天)(3月22日——3月26日)
1、语言:诗歌“春天”表演“小蝌蚪找妈妈”
英语:佳音英语
2、数学:盖得数
3、美工:手工“风筝”
4、社会:人类的朋友
5、体能:跳绳
6、音乐:奥尔夫音乐体验
大班健康相约春天教案2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可爱和美丽景色。
2、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感受春天的活力和万物展现的勃勃生机。
3、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孩子们对校园和春天的热爱和赞美的感情。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诗歌。
难点:让幼儿从观察和诗歌中感受春天美,热爱校园,赞美春天。
活动准备
1、诗歌中提到的蝴蝶、蜜蜂、小兔的头饰,绿色地毯一块。
2、录音机一台,空白磁带一盘。
3、春天挂图一副。
活动过程
1、开始环节:
(1)带领小朋友参观校园的春色,从而使他们对校园春色产生喜爱之情。
教师用亲切的语气边走边向幼儿介绍校园的植物和动物,让孩子们边想边看:校园的动植物分别像什么?找出它们的特点,并说一说。
(2)出示挂图,让孩子们再说说春天动植物和冬天相比有什么变化?
2、基本环节
1)以互动的形式进入教学,让小朋友结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回答下面的问题:
(1)春天到了天气怎么样?花怎么样(暖和、开了)
(2)杨柳树枝高兴的怎么样?(笑弯了腰)
(3)蜜蜂和蝴蝶都忙着干什么去了?(采蜜、授粉)
(4)可爱的小白兔呢?(高兴的去吃草)
……此处隐藏2970个字……天,感受春天变化。引导幼儿说出:我看到的'春天;我闻到的春天;我听到的春天等。4、组织幼儿即兴绘画:《我发现的春天》。
5、将绘画作品布置成展览,供幼儿互相欣赏并交流。
活动延伸:
在阅读区,引导幼儿创编儿歌《春天在哪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大班健康相约春天教案7活动设计背景
让学生用眼睛去观察春天的特征,用耳朵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了解和体会春天这一季节不同于其他季节的特点,从而更加喜爱春天。考虑到学前班学生年龄较小,认知水平较低,因此课堂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通过观察、体验、实践和教师的引领,把自己在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和同学们交流分享,在认知上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对春天特征的了解更全面。
活动目标:
⒈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春天带来的生机勃勃。
⒉观察大自然变化的过程,认识春天的特征。
⒊学习儿歌,知道春天动植物的变化和人们衣着的变化。
⒋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春天带来的生机勃勃。
⒌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歌曲“春天在哪里”和春天美景等课件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小朋友们,又一个春天来到了。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阳光渐渐明媚,鸟儿开始歌唱,大自然中的万物演奏着春天的圆舞曲。请你竖起小耳朵,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请你边听边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点击播放Flash)学生边听边想,然后自由发言。(这首歌唱了春姑娘来了,走在田野上,小红花、小蜜蜂都来迎接……)
二、课文学习
⒈春姑娘来到人间,大地的景物有了哪些变化?(点击播放Flash)学生自由发言。(有绿树,有红花,有欢快唱歌的小溪,南归的燕子……)
⒉你喜欢春天的什么景物,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我喜欢绿草,因为碧绿的草地让我感觉到生机勃勃;我喜欢小鸟,因为小鸟的歌声十分悦耳;我喜欢春天的花……)
⒊春天是一个万物生长的季节,春天的花、春天的树、春天的草、春天的水,看起来是那么的充满生气,“一年之计在于春”,大自然多么神奇啊!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春天的花、树、草和水,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去体会一下春的神奇!(点击录像)
⑴在告别了漫长的严冬后,春天的花绽开了笑颜,它们似乎要告诉我们春天的`消息:天气暖和了,大家可以脱去厚厚的衣服,到郊外去感受春天的生机。
⑵春天的树长得非常的绿,树叶嫩嫩的,好像刚从冬天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⑶春天的草长得格外的嫩,小草细细的,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红的、黄的、蓝的、紫的野花好像是点缀在绿草地上的星星。
⑷天气暖和了,山上的雪慢慢地开始融化,小溪里的水在哗啦啦地唱着歌。春天的水特别清澈。
⒋春天的景物多美丽呀!春姑娘究竟对它们说了什么,才使它们变得生机盎然呢?老师来念一念“春天说了些什么”。(教师范读)
⑴请小朋友们用最动听的声音,自己把这首诗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⑵谁能来读给我们听一听。教师指名读。
⑶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学生齐读。
⒌请小朋友们发挥想象力,想想春姑娘究竟说了什么话。学生自由发言。(春天到啦,冰雪快融化吧,化成甜甜的水让小苗喝个饱;春天到啦,花儿快张开笑脸吧,蜜蜂要来采蜜啦!……)
三、体验感悟
春天到了,春姑娘也来到了我们的校园。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她吧!春姑娘爱和小朋友们捉迷藏,只有用心观察,才可以找到她。
⒈你知道什么叫观察吗?观察有很多方法,看是一种,你还知道哪些?学生回答。(看、听、闻、尝、摸)
⒉接下来,让我们带上这五件观察“法宝”到校园里找一找春天。教师将学生带到校园中,以小组为单位,寻找春天。
⒊你找到春天了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春天到了,燕子飞回来了;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花开了;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
⒋ (点击Flash)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大自然会产生许多奇妙的变化,沙沙沙、轰隆隆、呱呱呱……这些是谁发出的声音?你还知道哪些春天的声音?是谁发出来的?学生自由发言。(春雨沙沙沙,春雷轰隆隆,青蛙呱呱呱,小鸟唧唧喳喳,泉水叮叮咚咚……)
四、课外延伸
今天,小朋友们说了春天,找了春天,和春姑娘玩得真开心,相信小朋友们对春天一定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加喜欢春天了!双休日,让爸爸妈妈和你们一起到户外去找找春天。
教学反思
今天第一天上课,吃惊的是孩子们已经比较进入学习状态,不难想象出小家伙们开学之前已经备受家长们的“谆谆教导”。看到孩子们注意力比较集中,我决定今天把第一课《找春天》完成。
《找春天》这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其教学要点是:会认“香”等9个生字,会写“甜”等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春天就像一个一个羞涩、可爱、活泼的小姑娘。
我把教学的重点落实在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上。因为提前布置了试着背诵课文,课堂上无需花费太多时间积累文本语言,于是我让学生模仿4——7自然段写几句话。开始学生有些茫然,不知该写什么事物,在我的提示下孩子们说出了可以写柳枝、燕子、笋芽儿、春风……我给了五分钟时间,当多数孩子都写完了时,我请了几个孩子读自己的作品。没想到孩子们是那么富有想象力,我引导学生写的是:柳枝随着春风轻轻地摆动,那是春天的秀发吧?还有:笋芽儿从地底下钻出来,那是春天的牙齿吧?还有: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一边飞还一边叫着,那是春天的信使吧?看到孩子们表达的不错,我又临时设计了一个仿说训练,让学生仿第八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补充下列句子:她----------------,在----------------------。孩子们思考了一会儿纷纷举手。有的说:她在草地上打滚,在小河里洗澡。有的说:她在树林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通过教学本课使我感受到其实学前班的孩子也是很有语言潜力的,我们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良好语言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