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时间:2025-08-07 19:33:08
实用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三篇

实用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三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教学内容:练习四

教学目标:练习看图意列式,会填写未知加数

教学重点:会填写未知加数

教学难点:填写未知加数的方法

课前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自己看图列算式,说图意。

生:10-2=8已知飞机里和飞机下边共有10个人,飞机下边有2个人,求飞机里有几人。用总数减去飞机下边的2个人,就是飞机里的8个人10-2=8

8+2=10已知盒子里有8块糖,盒子外边有2块糖,一共有几块糖?用加法。8+2=10

二、求未知加数

1.看盒里有几只果茶?(7瓶)再放几瓶就是10瓶了?(3瓶)你是怎么算的'?(从7数到10,还有3个。10-7=3)

2.看:小刚做了几个灯笼?(6个)再做几个就是8个?(2个,从6到8还差2个,8-6=2)3.算一算:3题

三、看谁做的快

注意几减0还的几。

四、小猫钓鱼看谁钓的最快

五、游戏:

猜一猜左右手凑10。 左右手凑9

六、赛跑

1.观察哪一队跑得快?为什么?

2.你能提出什么算术问题?(两队共有几人?哪一队快?男生几人,女生几人,共几人?

七、作业:练习10以内加减法口算卡片

板书: ?人 8块糖

飞机图 2块糖

10-2=8 8+2=10

教学反思:多数学生计算较快。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的内容,对“地心引力”这一现象有大致的了解。从而对身边的一些科学现象探求的欲望更强。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玩扔纸飞机吗?你们在玩飞机的时候,最希望的'是什么?

好,下边我找两名同学,你们俩比一比,大家看他们谁的飞机飞得最高最远?

啊!同学们看见了吗?不管他们的飞机飞得多高,多远,最后它们总是会掉下来落在地上,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们读懂今天的课文,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爱玩飞机,因而以此为切入点,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激发她们的求知欲。]

2、阅读、识字、感悟。

(1)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课文中划出生字和自然段。

[明确读的要求,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同桌或小组自学生字。

(3)检查自学效果。

指名读生字组词,读词语。

(4)说说这篇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

(5)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段?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 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 多些少些。

谈话: 同学们,瞧,这是什么?(智慧星)这些漂亮的智慧星呀,是小猴和小猫比赛时折的,你们想知道比赛结果吗?请看屏幕。

课件呈现例题: 小猴和小猫比赛折智慧星。小猴说:我折了34个。小猫说:我折了38个。

(教师在黑板上贴动物图片并板书34和38)

提问: 听了小猴和小猫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请在四人小组中交流。四人小组交流后汇报。

可能出现的回答: 小猫赢了比赛,小猴输了;38大于34,34小于38;小猫折的比小猴多,小猴折的比小猫少。

引导: 你怎么看出小猫赢了?小猫折的比小猴多很多吗?

得出: 小猫折的比小猴多一些。(板书多些)

提问: 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得出: 小猴折的'比小猫少一些。(板书少些)

[说明: 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童话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便于教学的展开。]

2. 多得多少得多。

谈话: 这学期我们班转来了一些小朋友,谁愿意说一说我们班原来有多少名小朋友?(46名)

谁能说一说转来多少名小朋友吗?请大家数一数。

学生活动,数出本学期新转入的小朋友的人数。

(分别板书原来和新转入的学生人数)

提问: 原来小朋友的人数和新来的小朋友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可能出现的回答: 原来的小朋友人数多,新来的小朋友人数少;原来的小朋友人数比新来的小朋友多,新来的小朋友人数比原来的小朋友少。

引导: 原来的小朋友人数比新来的小朋友只多一点吗?(不是)

得出: 原来的小朋友人数比新来的小朋友多得多,新来的小朋友比原来的小朋友少得多。

请同桌再用多得多和少得多互相说一说。(板书:多得多少得多)

[说明: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熟悉的事,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建立数感。]

3. 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仅要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而且要反映数量相差的程度时,就可以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来表达。

4. 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能团结合作,思考问题既认真又有创意。

(1) 讲述: 小熊和小兔来到了一片果园,它们看到了什么呢?

课件呈现试一试画面。小熊说:苹果有50个。小兔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

提问: 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梨可能有多少个呢?(小组讨论,交流)

课件出示: 梨可能有多少个?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先独立思考,再指名回答。回答时要求说出为什么这样选择。

(2) 课件呈现想想做做第1题画面。小芳说:我拍了46下。小明说:我拍的比你多得多。小明可能拍多少下?

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小组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说明: 通过讨论、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并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5. 课间休息: 欣赏一分钟欢快的音乐。

提问: 这段音乐好听吗?播放这首曲子用了1分钟,我们上一节课需要多长时间?(40分钟)谁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将这两个时间比一比?

得出: 一节课的时间比这首曲子的时间长得多,这首曲子的时间比一节课短得多。

引导: 你还知道有哪些事情所用的时间要比一节课的时间长一些?(学生自由发言)

[说明: 听1分钟音乐使学生感到轻松,同时又和新知识联系在一起。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新知的体验。]

二、 综合运用,培养数感

1. 猜人数。

课件呈现想想做做第2题画面。男孩说:一班有38人。女孩说:二班人数比一班少一些。

讲述: 二班可能有多少人?16人、36人、40人哪个更合适?

2. 猜年龄。

讲述: 小明家有四口人,他们听说你们学到这么多的本领也想考考大家,请同学猜一猜他们的年龄。

四名同学分别扮演爷爷、小明、爸爸、妈妈。

爷爷: 我的岁数比65大,比70小,你知道我可能是多少岁呢?

小明: 我的年龄比爷爷小多啦,我有多大?

爸爸: 我的年龄比小明大多啦,我有多大?

妈妈: 我比小明爸爸的年龄小一些,我有多大?

[说明: 抓住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和想像丰富的心理特点,采用学生表演的方法,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三、 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今天所学的知识?

四、 活动

课件呈现: 小猴拿着卡片50,小猫拿着卡片45。

讲述: 小猫和小猴打算用今天学习的少些多些少得多多得多这些词玩一个游戏。你们想不想玩?

活动方法: 两人各拿一张卡片,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将两个数比一比。

[说明: 此环节重在学以致用,让学生在游戏中灵活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在运用中进一步加深体会。]

《实用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