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5-08-08 02:21:10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锦集五篇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锦集五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操作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尝试、失败、成功等过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和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每组准备例2的三幅图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并给学生提供剪刀、长方形纸条、透明方格纸和硬币等一些工具物品供学生选用。

学生每人准备一支蓝彩笔,一支红彩笔。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主动参与,探索新知,在概念对比中建构面积的意义

1.规范摸的动作,初步明了大小的意义。

2.再次摸,体会大小。

3.总结板书,揭示面积的意义(板书课题:面积的意义)。

4.拓展面的意义,巩固面积概念。

5.自由列举,比比物体表面的面积。

6.闭眼摸物体,辨析周长和面积。

7.说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让学生判断是周长还是面积

二、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研究

1.由体到面,明确平面图形的面积。

2.画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的面积。

3.说一说校园平面图的建筑和各自面积的大小。

4.比较几个省的面积。

5.小组研究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

6.制造矛盾,让学生解决,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7.练习数方格的方法

三、及时总结,升华认识,形成经验

通过今天的学习,当你碰到一些物体时,会注意观察它的什么?

四、联想对比,拓展思维,形成空间观念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的计量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等。能正确使用学过的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熟练掌握有关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

教学重点:

1、学生小组整理计量单位和进率。

2、熟练进行名数的改写。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计量单位的具体表象。

复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由“小马虎”同学写的数学日记。(请一名同学读日记)

今天是20xx年4月29日,早上从睡梦中醒来已经7:30了,我立刻从床上爬起来,马上穿衣、洗脸、刷牙,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20小时。该吃饭了,我端起一杯300L的.牛奶一饮而尽,又吃了200千克面包和一个煎鸡蛋。吃过早餐,我便冲出家门,步行500千米到达学校!进校门的时候铃声刚刚响起!

师:你们笑什么?

生:他用的单位不恰当。

师:同学们观察还真是仔细,我们学习就应该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其实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接触到各种量,并且进行各种量的计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小学里面学习的一些常见的量和它们的计量单位。(板书课题:量的计量)

师:那请同学们找找这则日记中有哪些常见的量呢?(时间、长度、质量、体积)

  二、分类整理。

师:我们还学过哪些量?它们各有哪些计量单位?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我们所学过的量和计量单位进行分类整理。

过程要求:

1、由小组同学共同分类整理。

2、教师引导学生列表整理,并巡视课堂进行个别指导。

三、汇报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充当小老师,讲解计量单位的进率和意义。并适当板书,老师作点拨处理,强调各单位间的进率和意义,并鼓励学生对发言同学提出建议或者意见。(每个小组汇报一种量)

1、长度。

(1)什么是长度?长度:两点之间的距离。

(2)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用字母如何表示?(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3)1厘米有多长?1分米有多长?1米呢?(用手比划比划)

(4)它们之间的进率是什么?(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2、面积。

(1)什么是面积。面积:物体表面(图形)的大小。

(2)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3)我们的教室面积大约是多少?用什么单位最合适?

(4)它们之间的进率。(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体积/容积。

(1)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

(2)体积计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3)1立方厘米有多大?1立方分米有多大?1立方米呢?

(4)进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

4、质量。

(1)常见单位:克(g)千克(kg)吨(t)

(2)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5、时间单位。

(1)常见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2)进率: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1年=365天(闰年366天)

有31日的月份是:1,3,5,7,8,10,12。

有30天的月份是:4,6,9,11。

平年的二月有28日。闰年的二月有29日

怎样判断某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

(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整百数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如1900年虽能被4整除,但不是闰年。)

1日=24时1时=60分1分=60秒

(补充时和小时的概念区分。时是时间点,小时是时间段。)

教师补充:季度、旬、星期。每月分三旬:上旬(1至10日);中旬(11至20日);下旬(21日至月底)。

四、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修改一下“小马虎”同学的日记。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热爱数学的积极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乘数是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的口算乘数是整百数的乘法,提高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下面各题.说出每个算式表示什么?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1004 20xx 3006 320 640 940

二、新授

1、1004表示什么?用图可以怎样表示?

每行有100个方格,需要多少行?

观察这副方格图,你还可以怎样列式?(4100)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100个4是多少?)

2、比较1004与4100这两个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两个算式中的数都是一样的,只是数的位置不同;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它们都可以表示同一副图;它们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归纳:1004与4100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3、独立试算: 10012= 19100=

12100= 10019=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你有什么发现?

(100乘几,就可以算成几乘100,他们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试算:720= 7200= 7300= 7400=

说出你的想法.(7和2个十相乘,得14个十,是140)

根据上面的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

12300= 8500= 24600= 21500=

5.讨论交流:通过上面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归纳:(1)一个因数与整百数相乘,可以用这个因数与乘数百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后面添上2个0.(2)用这个因数与几个百相乘,得多少个百.

6.同桌之间能互相出几道这样的题目,练一练吗?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006 4002 30012 8700 15400

6100 2400 12300 20600 33700

2.列式计算:

(1)30个15是多少?

(2)25的200倍是多少?

(3)6乘400是多少?

(4)

3.四年级3班有学生50人,开学初每人交书本费及各种杂费共200元,四年级3班的老师共收多少钱?

4.一袋洗衣粉500克,一箱洗衣粉20袋,有多少千克?

四、质疑小结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怎样口算一个因数与整百数相乘?如果是一个因数与整千、整万的数相乘又该怎样计算呢(补充板书)?请你举例说明.

3.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并解疑.

五、课后作业

1.口算下面各题.

10017 20xx 60011 12400

17100 8200 11600 14200

2.口算下面各题.

6100 5060 13300

4220 12200 20400

6300 13100 34200

3.(1)20个17是多少?

(2)25的100倍是多少?

(3)40乘300得多少?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一、说教材

(一)教育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二小节“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的第二课时。“小数大小的比较”包括:①小数位相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②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

(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进一步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是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比较到抽象思维形成比较的掌握过程,即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对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小数大小的比较”是本节的重点,其中“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往往仿照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只根据小数位的多少来判断小数的大小,容易出现错误,所以讲清“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

2、使学生掌握“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说教法

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启发引导的方法组织教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得新知。

采用直观、启发、讨论、抢答、尝试、练习等多种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我通过本的教学,在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看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教学共分五个环节进行:①温故互查引入新课;②设问导读学习新知;③自我检测发现问题;④巩固练习总结;⑤课堂检测。

(一)温故互查引入新课

通过2人小组复述回忆整数大小的比较的方法;即当整数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数位相同时,从高位开始比较,按数位顺序一位一位地比,哪一位的数大,那个数就大,就不再比下一位了。利用3、小明带了14元8角,到自然选商场买一支钢笔,结果发现一支钢笔的价钱是13.50元,那么小明带的钱够吗?引出课题今天开始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板书课题然后设问学生:“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是否同整数一样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地比较呢?学生回答:“是”这时老师有意不表达,留下悬念,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求和欲望,从而使学生进入的学习状态,老师利用这一机会,进行尝试教学。

(二)设问导读学习新知

1、出示教科书第60页的例题4的图。

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1)教师:到底谁是第一名呢?我们的裁判员会怎么做呢?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的结果)

汇报:谁跳得最远,谁就是第一名,因此我们只要两个的比较小数的大小就可以了。

(2)如何比较3.05米、2.84米、2.93米的大小呢?请同学们联系我们学过的整数比大小的方法,以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

汇报:先看这四个数的整数部分,因为3>2,所以3.05米>2.□□,得出小明跳得最远。

接着看2.84米、2.88米、2.93米这三个小数,客观存在们的整数部分都是2,那我们就看它们的十分位,因为8<9,所以2.8□米<2.9□米,得出小红和小莉没有小军跳得远。

最后再看2.84米,它们俩的整数部分是2,十分位都是8,那我们就看它们的百分位,因4<8,所以2.84米<2.88米,得出小红没有小莉跳得远。

得出结论:小明第一名。小军第二名,小莉第三名,小红第四名。

我采取讨论、尝试、抢答、直观、记发等多种教学法,层层深入地应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类推比较过程。

3、概括总结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并提问:结论最后为什么不用句号而用省略号,此问题告诉学生后面的数位还可发类推下去。

(三)自我检测发现问题

通过自我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讲解。同时让学生明确,比较小数大小与比较整数的大小有什么异同点?

(比较小数大小与比较整数的大小的相同点是,也是从高位比起,一位一位的比较。不同点是:整数比大小,如果位数不同,数位多的就比较大;而小数不能只看小数的位数的多少)

(四)巩固练习总结

教师讲评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怎样比较几个数的大小的?

(比较几个小数的大小时,可采用排列的方法,将几个数竖着排下来,注意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这样比较起来较快,又不容易产生错误)

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过程,这一阶段是学生矾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注意抓住学生的求胜心理进行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

(五)课堂检测

从检测结果看,效果较好,课后还有待于继续练习。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知道1吨是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化聚。

2,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展示场景)水果贸易市场,一箱箱,一袋袋水果, 一个苹果重200( )

一箱苹果重15( ) (分别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辆装满苹果的大卡车)请学生估计这一车的苹果的重量

(如:3吨)

2,请学生说说对"吨"的`认识(同时揭示课题:"吨的认识")

(二),在实践体验中认识"吨"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请同学们找出教室中有没有可以用"吨"作单位的物体

(如:桌,椅,电视机,书本等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 )

(2)那么哪些物体用吨作单位呢

(请同学举例)

(3)媒体展示:大象,汽车(轮船)的载重量,建筑工地的一大堆石料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2,认识吨

(1) 请出4个同学站在一起,让学生说说他们的重量。

A,4个三年级学生的重量大约是多少千克 (约100千克)

B,8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C,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2)为了简便计量1000千克规定为1吨

联系班中40个同学,想象一吨的重量。

(3)媒体展示:看一看,算一算

A,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几袋大米的重量是1吨

B,100块砖的重量是200千克,多少块的重量约是1吨

(4)想一想,填一填(小组合作)

一箱苹果的重量是10千克,一副哑铃的重量是5千克,一袋面粉的重量是25千克,1头牛的重量是500千克,那么( )个( )的重量是1吨。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地方要用到"吨"作单位

(6)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A:卡车载重4( )

B:小明体重35( )

C:一块橡皮的重量是8( )

D:浙江举重运动员,在二十七届奥运会上以挺举207.5( )的成绩再一次获得冠军,为国争光。(请学生联想他能挺起几个学生,几个占旭刚就可以挺起一吨)

一座桥的载重量是10( )(再请学生说说什么是"一座桥的载重量")

(三):吨和千克的化聚。

1,请同学试一试例3.

(1)5吨=( )千克 (2)2450千克=( )吨( )千克

填好后分别指明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2,试一试

8000千克=( )吨 6吨20千克=( )千克

(四),课堂小结

学过的重量单位有那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五),练习

1,填空

4000千克=( )吨 3吨=( )千克

2吨600千克=( )千克

4200千克=( )吨( )千克

7吨38千克=( )千克

2,①一头大象重5000千克,合多少吨

②一辆卡车能装4吨500千克大米,合多少千克

③一个鸵鸟蛋重1500克,合多少千克多少克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锦集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