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5-10-20 06:39:08
美术教案8篇[集合]

美术教案8篇[集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前几次,我带领小朋友去科学发现室玩耍,科学发现室里那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仪器、材料,让孩子们感到新奇不已,他们摸摸这,碰碰那,很是开心。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孩子们对这些材料逐渐失去了兴趣。而发现室里那几面令人捧腹的哈哈镜,却从未冷清过。无论哪次去,在哈哈镜的周围总会围上一大群孩子,他们对着哈哈镜做着各种各样的姿态,久久不愿离去。文文小朋友还拉着我的手问:"蔡老师,这个哈哈镜怎么这么发笑呀?""为什么它照出的人会变形、变样呢?"看着大家对哈哈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便生成了:《好玩的哈哈镜》、《哈哈镜里的人》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孩子寻找答案,从而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

活动目标:

1.感受哈哈镜中人物身体夸张变形的多种姿态,能根据观察和想象用线条创造性地表现形象。

2.体验变形创作带来的诙谐、幽默和快乐。

3.乐意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5.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认识过哈哈镜,了解了哈哈镜的基本特征。

2.四面哈哈镜、各种形状纸、黑色笔、范例、白纸、剪刀等。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自由照哈哈镜,引起幼儿的兴趣。

1.请小朋友照一照,看看镜子里的自己有什么变化?觉得像什么?

2.自由说说镜子里的自己有什么变化,你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变成什么样了?

二、观察夸张变形的形象,进一步感受镜中人物的变化。

1.出示(水滴型的纸)先猜测:镜里的人会是什么样的?然后看看是什么样的?

请幼儿仔细观察人物头部、身体、四肢及衣物上的装饰品等的变化,并学学他的动作。

2.出示(果核型的纸)和以上方法一样。

3.比较这两个形象的异同点。

4.老师小结:不同形状的哈哈镜照出来的人就有不同的变化。

三、出示各种形状的纸,讨论。

四、幼儿创作哈哈镜里的人。

1.根据纸的不同形状设计哈哈镜里的人。

2.自己设计、裁剪不同形状的纸,再画哈哈镜里的`人。

五、评价、欣赏。

1.说说你画的哈哈镜里的人是什么样的,他是怎么变形的?学一学他的动作。

2.说说你设计的哈哈镜是什么样的?里面的人是什么样的?学学他的动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遵循大班幼儿好想象、爱幻想的特点,从幼儿身边喜欢的哈哈镜入手,大胆改变以往美术活动中幼儿惯用的绘画材料--长方形白纸,以形状多样的有色卡纸为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宽松、自由、平等的氛围中,自主观察、分辨、发现物体的基本特征,在自选的材料上自由想象,用线条大胆表现自己眼里、心里的可爱形象,充分体验了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会到了自我表达和创造的成就感。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及创作的热情令我深感意外,由此我想到:适合孩子的才是最棒的!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萌发对空气的感激、祝福之情。

2、运用多种材料制作随风飘荡的祝福卡。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一串祝福卡供幼儿欣赏。

2、用于制作祝福卡的不同形状的色纸。

3、用于制作小挂件的会碰击出声音的物品,如:玻璃小瓶、铃铛、小铁管、铁片、木珠等。

活动过程:

●感谢空气。

-----出示一串制作好的祝福卡,让它在风的吹动下,让它在风的吹动下发出清脆的声音。

-----我们认识了空气这个朋友,又和它一起做游戏,它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快乐。我们该怎样感谢空气呢?(如象空气鞠躬,抱抱空气、给空气写信等)----我们来做祝福卡,把感谢和祝福送给空气。

●我的感谢和祝福。

----幼儿自由结伴,4-5人一组选用不同形状的色纸及多种材料制作、装饰祝福卡。

-----幼儿将制作好的`祝福卡用绳子串成一串,并选择一样能在风中发出声音的小挂件系在上面。

----将祝福卡悬挂起来。

●让风儿捎去感激和祝福。

-----幼儿说说自己的祝福卡代表什么样的感激与祝福。

----幼儿边大声的喊"空气空气谢谢你",边默默地祝福空气。

---请幼儿闭上眼睛,疑神倾听,如果祝贺卡发出声音,就表示收到了我们的祝福。

活动反思:

本教研课题是幼儿园在反思绘画“花卉”教学的过程中,为各年龄层次幼儿所设计的一个小分支,目的是引导幼儿在单朵花卉的表现基础上,学习欣赏和表现一串花,丰富幼儿对自然植物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本次活动目标定位在感受认知一串花,学习用点、短线的手法表现一串花。教学思路清晰,观察幼儿细致,关注点落在花的结构位置上,符合美术教学基本很好。从幼儿的欣赏和创作的过程反应来看,幼儿参与积极,对一串花的结构形态,影响深刻,想象表达丰富,但理解认知一串花,还需要一个过程。如创作中多用点画的手法,用短线的手法的幼儿极个别;对双色花朵的体验和表现非常积极,对一串花在花径四周开,多的挡住花径,没有表现,多数幼儿都是在花径两边排列点。专家意见,提供底板纸的创作简单了一些,可以考虑设计,有幼儿自主画一串花。并建议对幼儿进行工笔花型,花朵的设计和创作。教学之中存在的一些小问题:底板纸用白色可能效果更好;花径的量词使用错误。

美术教案 篇3

一、引入“金鱼”的话题

师:前几天,我们过了一个很开心的国庆节,你们知道国庆节是谁的生日吗?我们祖国是个伟大的国家,拥有很多全世界都很喜欢的美丽的东西,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

(我没有很突兀地开门见山说金鱼,而是通过和幼儿共同说说我们的国家,谈论我们国家的一些美丽资源,自然地引出金鱼这一话题。)

二、欣赏艺术作品

1.师(出示一组金鱼图,包括金鲫鱼、红金鱼、白金鱼、黑金鱼):金鱼原来生活在我国南方的小河里,称为金鲫鱼,人们发现它们非常美丽,就开始饲养,还不断开发了许多品种。金鱼其实有很多种颜色,为什么它们的名字里都有金字呢?金表示什么颜色 ……此处隐藏1232个字……按住数字宝宝,不能移动,再用勾线笔沿着数字宝宝的.轮廓轻轻地描印;

(2)等把数字的形状完整地描下来之后,就可以发挥想象变魔术了;我把数字“5”变成了一只蜗牛。

(3)变好之后,请线条娃娃来把蜗牛装饰得更漂亮。最后,再把所有的作画工具,放回原来的位置。

5、复习作画顺序,加深印象:

老师刚刚是怎么变魔术的?(先按住数字,再描出数字的形状,然后变魔术,再用线条来装饰,最后把所有的东西放回原位。)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

1、接下来我就要请小朋友来变魔术了,不过,在变魔术的时候要注意:

(1)首先,在描印数字时,要紧紧地按住数字,把数字的形状描出来。然后,再来变魔术,要跟别人变得不一样。

(2)变好后,用线条娃娃来装饰数字宝宝,把它打扮得更漂亮。

(3)听到老师拍手的声音,就把所有的工具放回篮子,然后拿着自己的作品坐到这里来。

2、大家找个空的位置开始变魔术吧。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倾听幼儿讲述。

(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多选几个数字或变换数学方向进行组合、想象、添画。)

4、鼓励已经画完的幼儿,请客人老师猜猜我用数字变出了什么?

四、评价,结束

1、引导幼儿大胆完整地讲述自己的画面内容。

2、我们到外面去给别的小朋友看看,你用数字变出了些什么吧。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会观察自己的小手,知道每人都有大小一样的两只手,每只手上都有五个手指,手指的长短、粗细是不一样的。

2、学习词:两只、一双、长短。

3、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绘画并喜欢画画。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绘画并喜欢画画。

活动准备

水彩笔、绘画纸(A3、A4大白纸)油画棒、范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师生一起游戏:“五个好朋友。”

二、师:“小朋友,我们把手出来看一看,我们都有几只手?”“对了,有两只手,两只手也可以说是一双手。”

三、比一比你的两只手是不是一样大的(引导幼儿将手掌合起来,手指对手指比),得出:两只手是一样大的,所以,也叫一双手。

四、数一数每只手上有几个手指得出:每只手上都有五个手指。

五、看一看五个手指一样长吗?

1、找出最长的手指,并捏住它,老师介绍:“这个最长的手指长在中间,所以叫它中指。

2、老师伸出大拇指和小手指问幼儿:“哪个大?哪个小?”大的叫大拇指,小的叫小拇指。

3、老师请幼儿伸出一个手指点东西,介绍点东西的手指叫食指。

4、师:“还有一个手指没有名字,所以叫它无名指。”(无名指在中指和小拇指的中间)

六、请幼儿说说手的用途。

1、师:“小朋友,你们的小手能做些什么事呢? 幼儿自由讨论猜测,教师认真倾听,引导幼儿积极思考,积极猜测“你们的小手真能干。

2、老师的手也可能干了,我用我的手创造了美丽的画请小朋友欣赏.(音乐)

3、教师请幼儿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4、有谁可以告诉说说老师的画是怎么画的?

七、下面老师请小朋友用你们自己的手来创造美丽的画,在画画的同时老师有几点要求要说:

1、幼儿放在纸上的手在画完之前不能随意移动,这样你画出的画就十分漂亮。

2、集体创作:几个小朋友在画画的时候你们一定要商量好怎么画才漂亮,大家要互相合作。

3 、请小朋友安静画画

教学反思

那天我进行了大班艺术活动——《手掌画》活动。这个活动的内容来自孩子们平时熟悉的又喜欢玩的手指游戏。因为在平时的活动中,我发现我班的孩子特别喜欢做手指游戏,孩子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一双双小手就这么变一变,看着他们兴奋的样子,我就将手牵引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此活动进一步满足孩子们的兴趣需要。因为大班的幼儿已经有了图形添画的经验,因此本次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本次活动的目标制定是通过玩手形游戏,激发幼儿画手掌画的兴趣,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创新能力。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力,积累了大量的美术创作的素材,从而为此活动做好了坚实的铺垫。激发了幼儿的相象力和创造力。从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我看到自己对目标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

在活动中,我以游戏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启发幼儿摆弄自己的手形,想象这种手形能添画成什么东西,然后将手按在纸上,用笔将手形沿着轮廓画下来,再用神奇的小画笔进行添画和涂色。这个环节,幼儿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兴趣浓厚。

小百科:手掌联结着人体的前部、手背联结着人体的后部各种器官,因此身体内部有无异常都可由经、穴传递给手的各部位。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过程

[导入]

1. 用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胡萝卜。

- 我是橘黄色的,我长在地里。

- 兔子很喜欢吃我,我是谁呢?

[展开]

1. 谈谈胡萝卜。

- 你吃过胡萝卜吗?

- 你吃过哪些用胡萝卜做的食物?

- 吃胡萝卜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2. 说说在地里成长的蔬菜。

- 我们吃的蔬菜当中有哪些是在地里成长的根或枝干呢?

(我们吃的地里成长的.蔬菜- 胡萝卜,土豆,地瓜,萝卜

胡萝卜的根是长圆状的,橘黄色,甜甜的带有香气。

胡萝卜的根有长的还有短的,颜色也分为红色和橘黄色等。

夏初的时候开出白色的小小的花,当结出种子的时候,地面上面的枝干就会枯萎。

土豆在清新的环境里成长。

把土豆的种子种下一个月后就会开始发芽,土地里面的枝干就会结出土豆,一棵可以结出10~15个土豆。)

- 需要摘着吃的蔬菜有哪些?

(摘着吃的蔬菜- 黄瓜和茄子

黄瓜原创于印度和喜玛利亚山一带。未成熟的果实上长有许多毛刺,很粗糙。黄瓜的枝干上有卷须缠着其他的物体成长。撒下黄瓜种子后只需要60天左右就可以收获了。切开烫黄瓜汁比较好。

茄子原产于印度,在蔬菜中是属于喜高温的蔬菜。茄子可以伴着吃或是煎着吃都可以。)

3.制作胡萝卜并研究制作材料。

- 装饰出胡萝卜需要哪些材料呢?

- 用柿子制作出胡萝卜。

4.用柿子制作胡萝卜。

① 轻轻地剥下柿子皮。

② 展开薄薄的柿子皮粘在胡萝卜上。

③ 把柿子压碎,用手涂在胡萝卜上。

④ 晾干后保存好。

[结尾]

1. 让孩子们把装饰好的胡萝卜介绍给朋友们

2. 总结活动。

《美术教案8篇[集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