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案:《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时间:2025-11-18 06:39:07
四年级语文教案:《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四年级语文教案:《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教案:《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语文教案:《奇妙的国际互联网》1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奇妙”、“甚至”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国际互联网和我们相关。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自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学会本课生字,指导分段。

(二)课前准备:

挂图、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揭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家有电脑吗?上网吗?

出示课题,提问:国际互联网是怎样一种事物?它又奇妙在哪里呢?你们想知道吗?

2、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小组成员汇报朗读。

出示字词,检查认读。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了解各段的基本内容,试着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用疑问开头,提出问题。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具体介绍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跟人们的密切关系。

第三段(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语句,大家讨论解决。

奇妙:神奇巧妙。

蜘蛛:一种昆虫。

光缆:用来传输光信号的.纤维组合,外形像电线。

跨过:这里指越过许多地方。

查阅:查看。

远在天涯:远隔天边。比喻距离极远。

近在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信息:这里指传送的预先不知道的报道。

3、指导写字。

(1)提示生字描红的注意点。

(2)学生用钢笔描红这些生字。

4、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朗读课文。

四年级语文教案:《奇妙的国际互联网》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认识国际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网没有?

说说你们都见过什么网?

引导学生说出所见过的网(丝网 渔网 蜘蛛网 电网 水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网的课文,板书课题《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2课题质疑

学生齐读课题对课题提出问题

1) 课文介绍了什么?(国际互联网)

2) 介绍了什么特点?(奇妙)

二 初读感知

1同学们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懂词语。

2)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想想课文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了“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的。

2检查自学效果

1)齐读课文,在读书中把不正确的字音找出来正音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在读中进一步正音,指导把一些长句子读好。

3)小组交流课文都介绍了网的那些方面?

4)说说你认为国际互联网“奇妙”在哪里?

大 块 多

3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自由读课文)

三 作业

课下找有关互联网的资料,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 精读感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8课《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出读了课文,课文主要写了网的什么?

学生回答: 奇妙(板书)

那奇妙都奇妙在什么地方了?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的朗读课文,把文中的奇妙之处找出来,在读书时注意——读书做记号。

为什么这一段中的“网”“入网”“上网”都要加上引号

学生回答:这里已经不是指的普通的网了 而是有了新的含义

学生齐读课文,教书巡视,学生整体感知

2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奇妙,读后小组讨论奇妙(朗读便于记忆,默读便与思考)

学生回答奇妙的特点

大 块 多(板书)

3奇妙之一:大

(1)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它的.大呢?(巨型、团团包住、大网、无数条、亿万台)

(2)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它的大的?(打比方)它像什么?(巨型的蜘蛛网)

(3)我们用朗读来表现这张团团包住地球的巨大的网。

(4)作者为什么要大家这样去“想象”?

(5)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请你听老师的朗读,并且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张能把地球“团团包住”的神奇的网。

(6)让我们再一次体会一下这张神奇而巨大的网。(齐读)

4奇妙之二:快

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像学习大这个特点一样来自学快要求

⑴抓关键词突出互联网之“快”。

⑵为了说明它的快,作者还举了一个例子。找出来读读?(书信 电话 上网)

教师巡视 学生自学 教师加以点拨(相机板书 几秒钟 多少倍)

5奇妙之三:多

1)既然互联网这么奇妙,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网什么多

①非常丰富、各种、无所不有……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②这句话在这一段中起什么作用?

2)国际互联网功能多,课文是怎样来说明的?

①引读:人们可以——(这是娱乐)可以——(这是休闲)还可以——(这是学习)还可以——(这是工作),甚至可以——(这里购物)。

国际互联网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娱乐、交往、购物提供了种种方便,功能太多了,真是奇妙啊!

②“……”说明什么?

A.还有很多功能,能不能说说你知道的?

B.还有很多功能等待我们去开发。

6这些都和什么有关? 学生自由发言 人们的生活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体会和人的关系(板书 快捷方便 丰富多彩)

7这些都是网的什么? 奇妙 总结全文

二 同学们,《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这篇课文,从互联网的结构、它是怎么工作的以及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这几个方面说明了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但这只是网络知识一个很小的方面,犹如冰山一角,所以就需要同学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七、作业:

课请平同学们调查现在人们都在用网干什么?

四年级语文教案:《奇妙的国际互联网》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跟人们密切的关系,了解天火之谜的谜底。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文字的准确、生动。

情感与态度: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学校网络,来了解奇妙地国际互联网,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其奇妙。

一、古诗激趣,直奔主旨。

1、同学们,我们来对诗好吗?老师说上半句,你说下半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京。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出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是唐朝诗人王勃的名句,意思是说,四海之内,如果我们是知心朋友的话,那即使你远在天涯我也会觉得你就在我的身边。当然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还不能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邻”。然而历史在进步,科技在发展,21世纪的我们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出示)“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二、理解句义,启发质疑。

1、齐读

2、你能找到意思相反的词语吗?天涯,比喻距离(远);咫尺,比喻距离(近)。

3、这句话中还有一组关联词,你发现了吗?(虽然......但是)这是组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谁能读好这句话呢?指名读。(如果后半句再强调一下,意思就更明确了。)

4、全班齐读。

5、同学们,那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么奇妙,能让远在天涯的人觉得近在咫尺呢?

板书:国际互联网

6、你想了解国际互联网吗?你想到网上去漫游吗?那就让我们再次读读课题,读出你的好奇,读出你的向往。

三、自学解疑。

1、那你最想了解国际互联网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2、样子、工作、作用。(学生交流)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其实这篇课文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去介绍的。谁来读。

3、电脑出示:

4、这些知识是听老师讲呢,还是自己去学习、去探究呢?

5、真是好样的。请同学们看探究导航:

电脑出示:

读:读读课文,找出与这三个问题有关的语段。

悟:读读这些语段,体会体会,自己读懂了什么。

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6、明确了吗?那我们就先自己探究吧。

7、同学们,把你找到的语段读给小组同学听一听,把你的体会与同学交流交流,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新的启示。下面我们就小组学习吧。)

四、交流共享。

(一)同学们,愿意把你们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吗?

1、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个问题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电脑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起来的。

指名读文中的那段话。齐读

2、你读懂了什么?

要点:国际互联网真大。你从哪些词语里体会到它的大?相机点击。还有哪些词语也能让我们感到它的大呢?

3、国际互联网那么大。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朗读指导)

4、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团团包住整个地球,是多么神奇啊。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朗读,一边想象这张巨大而神奇的网。

5、(电脑出示:蜘蛛网的形象)同学们,这是一张蜘蛛网。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想象中它就像一张巨型的'蜘蛛网。这张网好大呀,它能把地球团团包住。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一定会读得更好。

(二)交流第二个问题。

1、这个问题有点难度,请同学们看屏幕:国际互联网是靠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来传递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同学们,你们学得真棒。能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吗?好,请看。

5、电脑出示:小明想与一位美国朋友联系,请你帮助他想出尽可能多的联系方式(打电话、拍电报、寄信,手机短信、网上聊天、网上发电子邮件、网上通电话、发送传真)你会建议小明采用哪种联系方式呢?为什么?(板书:快捷方便)

6、正因为国际互联网快捷方便,所以课文中说(国际互联网似乎把一个庞大的地球都缩小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

(三)交流作用。

1、国际互联网是如此快捷方便,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2、指名读。

3、电脑出示:国际互联网上的内容

(1)一起来读。

(2)你读懂了什么?

(3)作用很多。内容丰富(板书)它和我们息息相关。

(4)这么多的作用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呢?(;可以)

(5)这五个方面在朗读的时候语气一样吗?语气加重。(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甚至可以)(自由读)

(6)齐读。

(7)难道国际互联网就这五个方面的作用吗?那作者不就写了这五个方面吗?(省略号)

你还知道哪些方面的作用呢?网络的潜能是无穷无尽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研究、开发、创新,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举世瞩目的比尔盖茨。

(8)引导学生质疑。

五、网上漫游:逛“网上商场”,学校网站感受互联网的奇妙。

六、谈收获。

我们研究了国际互联网,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啊。

总结:科学的发展是迅猛的,网络的潜能是无尽的,同学们,我们从小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将来为人类的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七、课后实践。

1、用“奇妙”“甚至”造句。

2、你把你的作业发送到老师的电子信箱,老师将在网上批改你的作业。

《四年级语文教案:《奇妙的国际互联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