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5-11-22 06:39:06
大班教案8篇(热门)

大班教案8篇(热门)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游戏性的操作中,感受滴墨想象的乐趣。

2、学习把墨滴在宣纸上,快速晃动,并能对滴墨后的造型进行大胆想象、添画,发展幼儿的`联想、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宣纸、墨、水粉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玩一个好玩儿的画画游戏,你们想玩吗?”

二、教师讲解示范滴墨方法,引导幼儿观察。

1、教师把墨滴在宣纸上,然后快速晃动,然后,拿起来让幼儿观察。

2、提问:你们看,刚才的一团墨怎么了呀?老师是怎么让它变形的呢?(滴在宣纸上,快速晃动)

3、你们看,这团墨变形了,像什么呢?(启发幼儿大胆地从不同的角度来想象滴墨的造型)

4、教师根据幼儿想象,将想象的东西用水粉颜料添画出来。(注意色彩明亮,并要等墨干了以后上色)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现在我们自己来尝试一下吧”,幼儿作画。

2、重点:提醒幼儿在滴墨时要马上晃动,从纸摆放的不同角度来想象,想象好了以后再开始调色、添画。另外,要等墨干了以后再上色,注意颜色要明亮。

四、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并说说自己的画。

大班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幼儿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幼儿有顺序、有耐性的良好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2、培养幼儿认识、探索生活中常见事物蕴含的科学原理的兴趣。

3、通过幼儿自己操作,培养幼儿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小神童电脑软件、桥梁展示图、纸、笔

三、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小熊家门前有一条小水沟,它正在那发愁不知怎么办才能过对岸,小朋友你们能帮助小熊想个办法吗?小熊的好朋友机灵猴也帮它想了个法子,我们一起听听是什么法子?和我们想的一样吗?

(二)边看小神童软件边提问:

1、机灵猴和小熊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桥?在古代人们用什么来建造桥梁的?小熊喜欢吗?为什么?

2、机灵猴和小熊又来到了哪一座桥?赵州桥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样?赵州桥和竹桥有什么区别?

3、它们来到了现代看见了什么桥?钢筋吊桥的用什么来建造的.?钢筋吊桥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别之处?钢筋吊桥起到什么作用呢?你们现在见过哪些钢筋吊桥?

4、看完了钢筋吊桥,它们又看了什么桥?现代立交桥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对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现代立交桥?

5、除了机灵猴介绍我们认识的古代竹桥、赵州桥和现代的钢筋吊桥、立交桥外,你们还见过哪些桥呢?

6、我们一起进入电脑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桥梁。

(三)我们看了这么多桥梁,你们最喜欢哪一座桥?为什么?

(四)小熊现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桥,我想请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桥梁设计师帮助小熊设计一座桥,好吗?

(五)幼儿设计桥梁。

(六)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他的设计作品,最后一起送给小熊。

大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故事画面,大胆猜测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了解生活中离不开有益的洞洞,积极探讨还可以在哪些地方打有用的洞。

3、引导幼儿去关心爷爷奶奶的退休生活。

活动准备

1、《爱打洞洞的老爷爷》PPT,故事录音。

2、幼儿对火车检票员的工作有所了解。

3、皮带、穿起来的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和你们一起听一听、看一看。

2、出示图一,“就是关于这位老爷爷的故事。”

二、理解故事内容。

1、理解故事上半部分。

图一:

师:我先来介绍一下这位老爷爷,看到老爷爷手中的东西了吗?这是检票夹。“原先,老爷爷是火车站的检票员……,现在老爷爷退休了,没有车票让他打洞洞了。”

提问:原先老爷爷是干什么的?什么叫退休?

图二:

提问:你觉得为什么花的叶子上有这么多洞洞?你怎么知道这些洞不是虫子咬的?

图三、四

提问:为什么这些菜只能卖给老爷爷?

为什么刚才老奶奶问老爷爷花的事和听见重重的敲门声,老爷爷都当没听见?

图五、六:

提问:这次谁来找老爷爷,为什么?

图七:

提问:为什么卖扇子的哥哥也来找老爷爷?扇子上打了洞会怎么样?(用手做扇子尝试)

图八:教师讲述

图九:

提问:老爷爷怎么了?老爷爷为什么会生病?

2、理解故事下半部分

图十:

提问:小兔妹妹为什么带着礼物来看老爷爷?

师:原来不是所有的洞洞都是不好的,小兔裙子上的洞洞让她的裙子变得更漂亮了。

图十一:

提问:河马叔叔为什么带着礼物来感谢老爷爷?

为什么多亏老爷爷帮它的皮带打洞,不然就会出洋相?(河马叔叔太胖,皮带洞不够用,裤子会掉。)出示皮带讲解。

图十二:

提问:看谁来看老爷爷了?为什么?

图十三:

提问:你觉得小猫想请爷爷做什么?

图十四:

提问:瞧,谁来了?她来干什么?

图十五:

提问:呀,谁又来了?猜猜卖菜的伯伯这次来干什么?

图十六:

提问:卖手绢的婶婶又来干什么?你觉得有洞洞的手绢可以装饰在哪里?

图十七:

提问:卖图片的姐姐为什么也来了?(出示打好洞穿起来的书)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师:原来洞洞打在合适的地方还是好的。

图十八、十九:

提问:为什么老爷爷能打洞洞就每天乐呵呵的?

三、为故事字

师:这个故事有趣吗?请你完整听一变这个故事,想想可以给这个故事取什么合适的`名字。

出示故事封面。

四、了解生活中有益的洞洞

1、故事中老爷爷给许多东西打洞洞,哪些洞洞是受欢迎的,哪些洞洞是不受欢迎的?

:原来 ……此处隐藏2006个字……长在帮助幼儿查找资料、积累知识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使得教师在组织幼儿集体学习过程中能将其运用扩展和提升。在活动中,教师鼓励每个幼儿结合已有知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课堂气氛活跃,充分体现了师幼互动和同伴问的互相学习。

大班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能运用观察、猜测、讨论等方法阅读绘本,大胆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2 、感知有趣的故事情节,体验阅读的快乐。

3 、从阅读绘本中了解日记的基本表现形式,激发幼儿尝试写日记的兴趣。

教学准备:

1 、 PPT 《蚯蚓的日记》

2 、白纸,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 幼儿猜谜,引出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1 、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动物猜谜歌》小朋友们一下子就能猜出来。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听好了,谜面是“天生爱动到处钻,松松土来施点肥。”这是哪一种小动物?

2 、我这有一本书,讲的就是关于蚯蚓的事情,请你来看一看。这是书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出示 PPT ) 3 、小结:有一条可爱的蚯蚓在写字,其实它在写日记呢,这本书的名字就叫《蚯蚓的日记》(点击 PPT ,出示名称)

4 、那你知道什么是日记吗?(幼儿讨论,教师不给出答案)

5 、日记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呀?我们一起到书里找找答案吧。

二、师幼共同阅读日记,了解日记的基本形式

(一)引导幼儿阅读第一篇日记

1 、( PPT )这是蚯蚓的第一篇日记,看看蚯蚓在这日记里写了什么。

①日记里有谁?他们在干吗?

②其实,蚯蚓正在教蜘蛛钻地呢,你觉得蜘蛛能成功吗?

③蜘蛛是怎样学的?成功了吗?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观察蜘蛛和蚯蚓的表情和动作。)

2、你知道蚯蚓的这篇日记是在什么时候写的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 、小结:原来在上面的`数字是日期,它告诉我们日记写的时间。

4 、总结:蚯蚓的第一篇日记,记录的是他这一天发生的一件有意思的事儿: 3 月 29 日,在一片土地上,蚯蚓教蜘蛛钻地,最后失败了。蚯蚓还会写什么日记呢?

月 29 日,在一片土地上,蚯蚓教蜘蛛钻地,最后失败了。蚯蚓还会写什么日记呢?

(二)引导幼儿阅读第二篇日记

1 、( PPT )看这是蚯蚓的第二篇日记,你知道是在什么时候写的吗?在哪看出来的?

2 、爷爷经常对蚯蚓说,讲礼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 4 月 1 日这一天,我遇到蚂蚁就对他说“早安”,你知道下面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3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讲述。

4 、小结: 4 月 1 日,蚯蚓在里边对着每一只蚂蚁说“早安”,在那边整整站了一天。蚯蚓觉得这是一件比较傻气的事情,所以就写在了日记里。

6 、蚯蚓还会在日记里记些什么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三)引导幼儿阅读第三篇日记

1 、(播放尖叫声)什么声音?你觉得发生什么事情了?(出示 PPT )看看蚯蚓的日记,来了解下吧。(引导幼儿自主阅读)

2 、你能把蚯蚓的第三篇日记讲的事情告诉大家吗?

3 、蚯蚓看见他们害怕的样子它觉得怎么样?看见蚯蚓用得着害怕吗?

4 、小结: 4 月 20 日,在公园里,蚯蚓故意把孩子们给吓跑了,他还很得意。蚯蚓想,我这么小,他们这么大,还怕我,真有趣。所以蚯蚓把这件有趣的事情记在了日记里。

(四) 引导幼儿观察第四篇日记

1 、这是蚯蚓的第四篇日记,你知道这篇日记的内容吗?(请幼儿讲述)

2 、小结: 5 月 28 日,蚯蚓和同学们参加学校的舞会,一起跳舞。

3 、你知道蚯蚓是怎么跳舞的吗?(请个别幼儿模仿)请你们一起学学蚯蚓跳舞的样子。(播放音乐)

4 、跳舞的感觉怎么样?

5 、小结:蚯蚓也觉得跳舞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所以他也把这件事记在日记里。

三、帮助幼儿梳理经验,了解日记的简单含义,尝试写日记。

1 、蚯蚓的日记看完了,你现在知道什么是日记了吗?日记里要写些什么?

2 、小结:每篇日记都有日期,日记是用文字或者图画的方法记录自己生活中发生的很特别的事情,可以是开心的事情,也可以是烦恼的事情。但是每篇日记都要有时间,在哪里发生的,有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情。

3 、看,这是老师写的日记,你知道老师的日记写了什么吗?你有没有像记录的事情呢?请你把像记录的事情,以日记的形式记下来。

4 、幼儿自由尝试记录日记,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5 、请幼儿交流自己的日记。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初步感知舞曲的结构和特性。

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A段旋律的断顿与连贯以及B段的节奏型与休止。

体验和同伴一起玩音乐游戏的快乐。

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森林畅想曲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黑板

活动过程

一、引入故事情境,初步感受音乐

森林里举行盛大的聚会,各种各样的小树精灵都赶来参加舞会,还一起开心的玩游戏。听听什么地方树精灵在跳舞,什么地方在做游戏?

二、随乐记录图谱,进一步感受音乐结构

1.随乐记录图谱

一边听音乐,一边把森林里的热闹样子画下来,看看画的和音乐像不像?

2.了解音乐结构

音乐有几段?一共有三段:树精灵跳舞——做游戏——再一次跳舞

三、肢体表现A段,树精灵的'舞蹈

1.听辨音乐细节,感受旋律的断顿与连贯

树精灵为了参加舞会,长出了小嫩芽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听听音乐里树精灵长叶子和跳舞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体验音乐旋律的断顿和连贯)

2.幼儿肢体表现

座位表现,分辨断顿和连贯。

散点站立表现,增加动作表达的丰富性要求。

四、游戏体验B段

1.听辨音乐细节,感受节奏型X X X X | XX X XX X |,休止

情节引入:树精灵请精灵之王帮助实现愿望。

第一个问题:找找“精灵之王,快快来, 快快来”在音乐的什么地方?在这张画上又表示在什么地方?

第二个问题:这个黑黑的小圆点在音乐里是什么意思?提醒我们干什么?

(听辨乐段中的节奏性和休止)

2.加入语词和动作辅助体验

座位表现,语词辅助表现节奏型、体验B段速度。

散点站立表现,重点关注休止。

五、完整表现乐曲

1、交代游戏规则

精灵之王帮助树精灵实现愿望,只要轻轻一摸,树精灵就会快乐的跑起来,

2、游戏数遍。教师及时鼓励

《大班教案8篇(热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