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的教育随笔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老师的教育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老师的教育随笔1“老师,睿睿在家又含手指了,真拿他没办法。”这天早上入园时,睿睿妈妈愁眉苦脸的对我说。睿睿是我们班最小的一个孩子,入园时还不到两岁半,虽然在班里比较乖巧,大家也都十分喜欢他,但是他有一个含手指的坏习惯很让人头疼。在家睿睿的父母想尽了各种办法都不管用,还是照含不误。睿睿入园快两个月了,含手指的习惯再不改掉,对他以后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必须要帮睿睿改掉这个坏习惯。
用什么方法才能使睿睿不含手指呢?真巧,这天下午有一节认识小手活动,我给每个孩子的手指上画上五官,并起上名字,让他们和手指娃娃做好朋友,要爱护它们,不能咬或者含他们,这样手指娃娃会不舒服的'。之后,我又启发孩子们说出手指娃娃有哪些本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出很多答案,当然睿睿也很用心回答。借此机会我之后问:“手指娃娃做了这么多的事情,那么它的身上脏吗?此刻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下就明白了。”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指甲里藏了许多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细菌,我告诉大家这些细菌如果吃到嘴里,就会生病。因此我们必须要及时给手指娃娃洗澡,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从此以后,我细心的观察着睿睿的一些变化,并及时的鼓励他,一周下来,睿睿含手指的习惯慢慢改掉了。
幼儿园老师的教育随笔2老师都喜欢听话的幼儿。我班有一个小朋友叫静雯,是一个智力超常又听话的好孩子。我经常在班内表扬她,几乎每次上课都让她给小朋友做示范,平时她有点小错也没有批评过。为此,小朋友个个都羡慕她,慢慢地,他就成了班里的“中心人物”。
一天上午,我上计算课,学习8的组成。开始我先让孩子们回顾一下2至7的组成及加减,并鼓励他们发挥分析、想象能力,自己先来推算一下8的组成。没想到孩子们的分析能力还挺强,很快就七嘴八舌地说出了8的组成情况。我知道经静雯等很快推算出来,便任选了其他两名小朋友到黑板上板书了一下。两位小朋友不紧不慢的写了出来。我问其他幼儿:“这两名小朋友写的怎么样?”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写对了。”唯有静雯趴在桌上没吱声。我接着问:“静雯,你看这两位小朋友写的怎么样?”她不仅没有回答,反而大声哭起来。我感到莫名奇妙,便问她周围的小朋友静雯怎么了,小朋友都摇头不知。直觉告诉我,可能是刚才没让她到黑板上写,其他两位小朋友又写对了的缘故吧。我继续讲着课,讲完后,和往常一样我喊静雯帮助发铅笔,她仍然是一动不动地趴在那里。我发完铅笔、练习册,让孩子们自己去做,便去办公室了,以为这样会好一些。几分钟后,我回来时,她还是老样子,一直到下课,小朋友们也不敢劝她。第二节课,她也没有抬头听讲。
这件事是我醒悟到,在孩子面前树中心人物是不当的`,不但会引起其他孩子的不满,对其本人的成长和发育也是有害的,从此,我不再树“中心人物”了。(赵庙幼儿园 董立梅)
幼儿园老师的教育随笔3这天陈仁智小朋友这天突然问我:“苏老师,我们上一年级,你还教我们吗”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转眼间三年即将过去,还有一个多月你们就要幼儿园毕业了,心中真是不舍,回顾你们刚来幼儿园那段时间,每一天都要从你们的爸爸妈妈手里把你们“抢”过来,你们一大班人在教室哭得翻天覆地,老师嘴皮没停过的哄你们,与你们玩游戏,教你们知识。与你们的三年朝夕相处,我们建立了母子般的感情。每一天早上,老师都会等待在门口,迎接你可爱的笑脸;
傍晚,目送你离去的身影,好像小鸟归巢,一天的疲惫也随之消失。也许,偶尔犯小错误的你也曾受到过老师的批评,可老师打心眼里是疼爱你的,因为你是老师的好孩子。三年里你们的变化太多了,高了!壮了!漂亮了!也懂事了!再过一个多月你们就要背上小书包,快乐、自信地跨入小学的门槛。祝贺你们,孩子,你们长大了,前面的'天空是那么高、那么宽、那么美!展开你那坚韧的双翅吧,勇敢地去翱翔!我真心的期望你们在未来的路上越走越好!
幼儿园老师的教育随笔4一直以来,幼儿教师关注的是我们如何做,孩子才肯听我们的话,我们的班级才能好管理。然而,我们虽然表面上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指令去行动,却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孩子们内心真正的感受,忽略了他们真正的需求。
我常常在思考,我已经很努力和孩子交流了,为什么还是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怎么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到底应该如何和孩子交流?怎样做,孩子才肯信任老师,同你分享他们的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其实,我们是很想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但是孩子们为什么要拒绝呢?我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行为,我认为,是我们倾听的方法不正确,没有为孩子提供与我们交流的机会,而直接否定了孩子的话,我们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们,接受孩子的感受。
教师如果能真正倾听孩子,认同孩子的内心感受,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说出他们内心的想法,与他们产生共情。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倾听孩子,理解他们的感受呢?下面是我想与大家分享的几点倾听技巧:
一、倾听要真诚、专注,而不能敷衍了事,心不在焉
相信我们很多老师都可能会有下面的体会:
入园时的一个情景:
幼儿:“老师,我昨天帮妈妈洗衣服了。”
教师:“嗯”(边听孩子说话边和另外一个孩子的家长说话)
幼儿:“我把衣服洗得可干净了,妈妈都表扬我了!”
教师:“嗯,老师知道了”(看都没看那个孩子,还是继续着谈话)
幼儿:“老师,你在听我说话吗?”
教师:“在听,在听。”
孩子望着还在一直忙着谈话的老师,失望的走开了。
老师虽然回应了孩子的话,但是看着老师心不在焉的样子,孩子心里会怎么想呢?孩子多么希望老师能够理解他当时的心情,听听他的话语,分享他的喜悦啊。换做我们那个孩子,我们会怎么样呢?你还会把自己的事情告诉老师吗?还愿意与老师分享你的感受吗?
当孩子与我们说话时,我们应该放下手里的工作,眼睛真诚的看着孩子,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在很认真的在听他讲话,而不是在敷衍他们,给孩子提供一个说话的机会,也给老师一个倾听的机会。
二、倾听时的简单回应,更利于沟通
在与孩子的交谈过程中,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回应孩子的对话,而不是提问孩子或是提建议地回应,孩子会更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因为有的孩子能告诉我们为什么他们惊恐、生气、不开心,但是多数情况下,由于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教师的“为什么”“应该怎样”只会给他们增加难度,从而使沟通很难再继续。孩子容易和一个接纳他们感受的成人沟通,而不愿意和一个逼他们做出解释的人谈话。
在一次美术课上,子浩跑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小雨把我 ……此处隐藏6426个字……应老师以后上课认真听讲不乱讲话。”“我答应。”“那好,老师看你下星期表现,表现好了老师下星期五再奖给你,好不好?”“好!”“老师相信涵涵一定能够说到做到,是不是?”“是。”
就这样,分享课结束,一周评价奖励也落实了。我想,我的.美食奖励策略应该会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发挥它的作用吧,而当孩子们良好的习惯形成了,不再为了美食而改善,那么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幼儿园老师的教育随笔13马上新学期要开始了,最近几天一直有宝宝打电话来问我,到大班我还教不教他们。当得知我可能不能继续带他们的时候,他们都很难过,有个宝宝甚至马上就哭了起来。这是我接触幼教事业带的第一个班,小班时候他们哭闹的场景我还清晰的记得,一转眼,他们也是毕业班的大孩子了。两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中间我们也有过分别,第一次我因为考编要暂别孩子们,我就落泪了。我还记得小小的他们问我为什么哭,我说我身体不舒服。每天和孩子们一起玩、看着他们一点点成长,我真的对他们积累了深厚的感情。我了解每个孩子,他们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有着自己的小脾气、小习惯,在我眼里,他们每个孩子都是那么棒那么优秀。其实我们老师也和爸爸妈妈一样,看着孩子们在自己的教育下慢慢成长,他们也像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在我的眼里,他们总是最棒的宝宝。
两年时间,这个班的孩子带给我太多的感动,第一次与孩子们分别时丞丞哭着打电话来说想我,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当一位孩子喜欢的老师时的骄傲;教师节收到苏苏和妈妈自己动手做的贺卡我也一直珍藏,那是多么的宝贵;龙龙生病请假天天挂水可是在这期间却画了一张我的`肖像画,那稚嫩的画触动了我的内心;每次身体不适孩子们关心的话语、壮壮给我揉肚子、涛涛给我捶背、小宇给我倒来热水……这些点点滴滴都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与自豪。
宝宝们,虽然顾老师暂时不能每天再和你们一起学习一起玩了,可是顾老师会一直一直记得宝宝们,一直一直喜欢你们的,你们也要加油哦!
当然,我也要和自己说一句,新学期新班级也要继续努力,又有一帮新的小家伙要和你共同进步了,虽然暂时还陌生,用你的爱去打动那帮小家伙们吧~
幼儿园老师的教育随笔14这段时间孩子们已学习了加法板、减法板、乘法板及蛇形加法等材料的操作。通过这几天对区角活动的观察,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从来不去取这些材料,而只是做那些不太动脑筋的工作,祁帅豪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区角活动时,我给了他一个刚性的指标,那就是必须完成十道加法题,才能再去取别的材料。
他取来加法板的工作后,却不知道定规应该怎样摆,在我的指导下才勉强摆好。他选择了7﹢﹖﹦﹖的那张题卡,我教他做了第一道题:7﹢1﹦8,让他按同样的'方法继续做下面的题,我便去指导其他孩子了。可一转眼他就拿着那张题卡过来说:“老师,我做完了。”我一看:7﹢2﹦97﹢3﹦107﹢4﹦11……如果按步骤认真操作一定不会这么快就做完的。于是我便问他怎么做出来的,他说是按顺序写上的。看来他已发现了答案的规律,那就是后一道题的得数比它前面的题的得数多“1”,于是他就钻了空子偷懒了。
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怪孩子,换一个角度看,孩子能发现规律也是他的聪明之处。所以我没有责备他,而是又打乱顺序,重新给他出了十道题让他做,这下他可没有空子可钻了,只好认认真真的一步一步地去操作了。
其实,区角活动的时候,经常会发现有的孩子不认真、不投入,对于这一点,我们老师不能光埋怨孩子,也要认真地想一想我们给孩子所提供的材料是不是存在问题,要善于发现,及时调整,让每个材料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教育价值。
幼儿园老师的教育随笔15今天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我正在照看孩子们喝水、入厕。这时刘严辉走过来向我告状:“老师,张伟奇用手戳我。”一边说一边伸出手指给我看,我顺着他手指的地方看去,一点也没看出有被戳过的痕迹。
于是我有些不耐烦的说:“没事儿,连红也没红,你别那么小气。”听我这么一说,他一脸不高兴的回到座位上。过了一会儿,我开始组织孩子们诵读弟子规,读着读着,只听见一个小朋友说:“刘严辉哭了。
”这时所有孩子的眼睛都看向了刘严辉,我来到他的身旁,轻轻地问:“刘严辉,你怎么了?”他略带哭腔的回答:“张伟奇戳我的`手。”听到这我忽然明白了,孩子对待一件事情并不会转瞬即逝。于是我把张伟奇叫过来了解了事情的真相。确实如刘严辉所说,张伟奇在课间时用双手扮****戳了他的手一下。我请张伟奇向刘严辉道歉,张伟奇诚恳的对刘严辉说了一句对不起,刘严辉也礼貌的回应了一句没关系。
此刻刘严辉停止了哭泣,脸上又重新洋溢起了笑容。
我想刘严辉之所以哭泣并不是因为手被戳疼了,而是由于我开始的漠视对他的幼小心灵造成了伤害。通过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孩子虽小,但在他们心中也有是非观念,他们也会用自己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小事,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更要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
幼儿园老师的教育随笔16每天午睡小朋友们仿佛有无穷的精力,都特别兴奋,就是不愿意睡觉。由于晚上没睡好觉,我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哈欠,随即,泪水充满了眼眶。若琳看见了,好奇的看着我,问:“老师,你怎么哭了?” “我没哭。” “没哭怎么眼里都是眼泪啊?”我笑了:“那你猜猜,我的眼里怎么会有泪呢?”晨晨挠挠头:“是因为我不愿意睡觉吗……不对,老师你刚才打了个哈欠,所以你流泪了。” “对啊!若琳真棒!观察的'真仔细。那你知不知道老师打哈欠流眼泪是开心还是不开心呢?”若琳低下头想了一会,说:“老师,你是不是想睡觉啊,困了打哈欠可难受了,那我们一起睡觉吧。”从那以后,若琳每天中午都睡午觉,而且睡得很香很甜。
中班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分辨能力也有所增长,对于特别淘气的孩子我们要有耐心的跟他们说清楚怎样做才会让别人开心,怎样做一个好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个做“好孩子”的愿望。
幼儿园老师的教育随笔17在幼儿园教学中,面对的都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绝大多数孩子的理解能力比较弱。有许多孩子在回答教师的问题的时候往往答非所问。但是,让幼儿自己去解决这一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可以针对性的降低问题难度。特别是在幼儿刚进入幼儿园时教师的提问可以是自己说一般,然后请幼儿接下去讲一半。既让幼儿体验回答正确的'快乐,也让幼儿对接下去所学内容感兴趣了。
在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后,教师的提问的难度也可以相对提高一些,将半问半答的形式改成问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当幼儿能够回答简单问题的时候教师要训练他们用完整的语言回答问题。这样可以让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教师的提问时循序渐渐的、逐渐加深的。教师的提问应该从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出发,在幼儿能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提问,否则将会出现答非所问、鸡同鸭讲的场面。如果这样,教师的课会无法进行下去,幼儿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导致课堂纪律混乱。
因此,教师提问的有效性的一个方面就是从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出发,提出一些幼儿可以理解,能够回答的问题。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