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小班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1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游戏,体验小手变变变的快乐2、尝试让幼儿学说短句:我的小手变变变,变只xxxxx。
活动准备:学会猜谜语、投影仪、手影。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说一说
1、今天老师请大家来猜个谜语:“两棵树,十个杈,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小手)
2、今天老师请大家来夸夸自己的小手,说说你的'小手有哪些本领?(请个别幼儿讲述)你们的小手本领真大,能做这么多的事情,真了不起!
二、变一变,学说短句
1、师:不过,老师的这双手呀,本领也很大的,除了象你们一样会做许多事情外,还会变魔术呢?想看吗?(想)师做各种动物的手影(师边做手影边与幼儿同编儿歌:我的小手变变变,变只小兔跳跳跳;我的小手变变变,变只螃蟹爬呀爬;我的小手变变变,变只小鸭嘎嘎嘎;我的小手变变变,变只小鸟飞呀飞。)――(“我的小手变变变”念得慢一点,语气要加重)
2、师:怎么样,我变的魔术好看吗?(好看)我们再来变一次!(教师变,幼儿念)
三、大家一起变一变:
边变边念儿歌(跟随幼儿的兴趣随机创编)
四、活动结束:
1、游戏好玩吗?让我们一起来变魔术吧!(请幼儿上前在屏幕上变)
2、小朋友们变的魔术真好看,让我们到教室外面去变魔术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2一、 教学目标要求
1、 指导学生初步认识月球的一般情况,了解人类通过对月球的不断探索,月球的奥秘将会逐步 地被揭开。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月球的一般情况
难点:月球上一些现象的相互联系。
三、 教学过程
导入语(出示月景图):
瞧,多美丽的夜景啊,一轮明月高高的悬挂在夜空,给我们带来了皎洁的月光、美丽的夜晚。这就是月球,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天体。这一轮明月曾引起了人们无限的遐想,从古到今,人们总在不停地追问、探索,月球是什么样子的?月球和我们地球一样吗?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生:想)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研究一下月球的秘密。做一个有心人,一起来进行月球探秘。(课件出示课题)
新课
1、 分组
师给予六小组每组一个以科学家命名的组名,简单介绍这些科学家,希望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象这些科学家一样,富有科学研究精神。
2、 阅读交流
学生阅读13课,讨论交流,说说你知道了月球的哪些秘密
课件演示:基本情况,学生说什么,教师课件演示什么
大小 (把月球的大小与棒球相比)
距离 (让学生计算一下自己以最快速度往返月球和地球的时间)
月海 (是真的海吗?)
环形山 (什么是环形山,它是怎么形成的。课件演示环形山的形成)
温度 (120°C 让学生知道100的水溅到皮肤上会怎样,可想120以上的环境。同样,-180,与我们冬天的温度相比较)
引力 (在月球上跳跃与在地球上相比)
不发光 (为什么有月光?)
在学生学习交流时,教师每一点上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3、学生讨论
师:学习了这些知识,知道了不少。你想登上月球去亲自看看吗?(生:想)
师:那么,现在如果外面有一架宇宙飞船,你现在的`样能上月球吗?(生:不能)
师:为什么?
课件出示:登月需要带些什么?
4、相互提问
考考别人,提提为什么?有什么?
5、小组形式展开,讨论月球上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6、实践作业
根据你的学习,设想未来人类登上月球的生活。画图介绍。
7、结束语。
小结,引导学生课后继续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在《天地之间的歌》的歌曲声中结束本课学习。
《月球》
月球
幼儿园小班教案3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童话内容,知道不小心做错事应该向别人赔不是,做个诚实的孩子。
2、通过“堆雪人表演”的形式,让幼儿体验小兔的心理活动,感受童话中人物们要求好的心灵。
3、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像故事的多种结局。
活动准备
图片,小兔头饰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画面,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倾听兴趣
故事里有谁?它在干什么?这个故事出现在什么季节?
2、师生动的讲故事,幼儿倾听
3、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①小兔看见了什么?
②它喜欢吃什么?
③它看到萝卜,心里是怎么样想的.?做的?
④小兔是怎样让堆雪人的小朋友知道就是被自己吃掉的?
⑤你喜欢小兔吗?为什么?
4、师总结幼儿回答问题情况
表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幼儿
5、一起讲述故事
鼓励全体幼儿大胆,积极地参与讲述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自选是饰表演“大雪兔”
2、鼓励幼儿回家将故事中讲给家人听。
幼儿园小班教案4活动目标:
1、了解和认识叶子的一些作用。
2、学习用叶子进行拓印活动。
3、培养幼儿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身边常见的树叶、菜叶、水果叶等叶子,白色卡纸。红、黄、绿、蓝四种颜色,棉签、盘子、报纸、擦手巾,空纸盒一个,里面分别用封口袋装着常见的不同的叶子。如:菠菜叶、茶叶、竹叶、仙人掌、蒲公英叶等。幼儿用书大书一本,五角贴画、红花贴画。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幼儿随着律动的音乐,拍手走到半圆形椅子前,分别做拍手、拍肩、拍腿等律动,然后坐下。
二、基本部分
1、认识叶子的作用
出示纸盒,让幼儿猜猜纸盒里有什么?分别让幼儿上来取一样东西,让幼儿展示取出来的东西是什么?教师提问:
< ……此处隐藏6556个字……果大图片):果园里水果大丰收了,有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绿色的西瓜,还有……(引导幼儿说出各种颜色的水果。)2、游戏:水果找家。
教师先介绍水果的新家——红、黄、绿、紫色的小房子图片,然后请幼儿将各色水果按颜色分别送到相应的小房子中。
二、欣赏故事《河马肚子大》
1、引出故事。
师:水果大丰收,你们想不想吃呀?有一位动物朋友很想吃。它有一张大大的嘴巴,还有一个大大的肚子,它是谁呢?
师:对,它就是河马(出示玩偶)。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河马肚子大》的故事。
2、边演示玩偶边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3、用提问引导幼儿学习。
师:小猴请河马吃了什么水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这两个问题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的。能力强的幼儿可以用一句连贯的话来讲述,如:“小猴请河马吃了红色的苹果和红色的草莓。”甚至还可将其他颜色的水果一起说出来。而能力弱的幼儿则可以这样说:“小猴请河马吃了苹果,是红色的苹果。”)
三、分组游戏:喂河马吃水果
1、出示另外几个河马玩偶,启发幼儿喂河马吃水果。
师:河马肚子饿了,你们愿意学小猴喂河马吃水果吗?
2、学说句子:“河马,我请你吃X X颜色的X X(水果名称)”。
3、请一名幼儿演示。教师操纵的河马在听到幼儿说“河马,我请你吃X X颜色的X X(水果名称)”时才张开嘴吃。
4、幼儿分散游戏。
(一部分幼儿操纵河马玩偶,其余幼儿喂河马吃水果,游戏可交换进行。配班教师及保育员进行配合。)
四、拓展经验
师:河马还没有吃饱呢,你知道还有什么水果可以喂给河马吃吗?
(幼儿可以根据已有经验充分表达,如果一时说不出,可以回家后继续找找、说说,自然地将活动延伸到家庭中。)
延伸活动:
带上红、黄、绿、紫色的小房子到户外进行“住房子”的游戏。方法是:幼儿先说出自己是某种水果,然后住进与这种水果颜色相同的小房子里,如先说出“我是黄色的芒果”,然后住进黄色的小屋里。游戏可反复进行。
幼儿园小班教案13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探索、感知沙子的基本特征。
2、尝试制作水泥沙,初步了解沙子的功用。
3、喜欢科学探索活动,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每组一盆沙子,人手两个杯子、搅拌棒。
沙画图片、水泥、水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沙、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沙)这是什么?你以前见过吗?请你去轻轻地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玩一玩这些沙长的什么样?(幼儿操作)
教师通过幼儿的'回答:沙子是细细的、一粒一粒的,摸在手里软软的------
二、进一步探索沙子的特征
刚才,有的小朋友说沙子会流的,请你来演示给小朋友看看(一个幼儿操作)教师操作:原来沙子会流动的,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东西也会想沙子一样流动的?(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讲述)
我们以前做过糖和盐的小实验,还记得糖和盐放在水里会怎样吗?如果沙子放了水会不会溶解呢?(幼儿猜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三、了解沙子的功用
小朋友,你们知道沙子有什么用吗?(可以玩、画画(出示沙画)
出示水泥沙,这是什么?(幼儿猜测)老师告诉你们这是用沙子做的,请你来摸一摸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沙子是软软的,而这个确实硬硬的。原来软软的沙加了水泥和水,太阳一晒就会变成硬硬的水泥沙,沙子是造房子必不可少的材料。
小猪想要请我们小朋友为他做一间坚硬、牢固的房子,你们想帮他吗?(交代方法、要求)
活动延伸:
你们的水泥沙做好了吗?现在把他放到太阳下晒一晒,就会变的坚硬,可以给小猪造房子了。
小百科:沙子,指细小的石粒,或者是形状像沙子的东西。
幼儿园小班教案14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后,知道根据锁和钥匙的大小,进行一一对应匹配。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做事要耐心、细心,要有坚持性。
活动准备
各种大、小不同的锁,另有一个小筐,内有配对的钥匙。
指导要点
1.认识各种锁,幼儿相互探讨不同的锁的功能。
2.问题:为什么有的钥匙伸不进去锁孔呢?
讨论后知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尝试找到合适的钥匙把锁打开。
在探索活动中,锻炼幼儿手部的.力量的协调性,发展幼儿的配对能力。
4.教育功能
认识钥匙、锁,会区别大小,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15一、目标:
1、利用不同的材料制造人工雨。
2、创造下雨情景,感受想象创造的乐趣。
二、准备:
1、带给一些供幼儿制造雨的材料,如可乐瓶,有孔的瓶盖,吸管,树叶,海绵等,分类放在材料筐内。
2、准备几盆清水放置在室外。
三、过程:
(一)说说我认识的雨
师:
1、小朋友,你们看到过下雨吗你们看到的雨是从哪里来的
2、下大雨时是怎样样的什么声音(哗哗哗)
3、下小雨时是怎样样的什么声音(淅沥沥)可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
4、你明白雨有什么用吗
(二)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这天请小朋友们来当一回“降雨师”,我们也来下一场雨吧。
1、参观材料
老师准备了很多材料,请你用小眼睛仔细看一下
(1)幼儿参观
(2)交流
你看到了什么材料,教师根据幼儿说的,逐一出示材料
2、引导幼儿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把水变成雨吗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选你喜欢的材料找一块空地进行尝试,注意不要将水弄到自己的`身上或别的小朋友身上。
幼儿自由探索
(1)乐瓶降雨:在可乐瓶内灌些水,拧上有孔的瓶盖,向地上喷射雨
(2)管小雨:吸管蘸上水,向空中甩一甩,下小雨了
(3)海绵雨:将海绵吸饱水,一挤,下雨了
(4)树叶雨:用树叶兜水,向空中撒雨
(5)牙刷雨:用牙刷蘸点水,向空中甩一甩,下雨了
(6)小手来降雨:舀一把水洒洒是小雨,捧一捧水淋下来是大雨
3、请幼儿分享自己是怎样样人工降雨的,演示降雨的方法
(三)给花草树木下场雨
师:花草和大树渴了,请为他们下场雨吧。
请幼儿选取一种或几种材料,给花草树木下下雨。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