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的语文教案【精品】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识字5》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4、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和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培养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
1、实验质疑,引出课题。
(1)、体验:折一根筷子和折一把筷子。
(2)、质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课文中找出与它相对应的一句话。
(3)、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团结合作的几条谚语,板书《识字5》。
2、提出学习目标。
(1)、会认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的意思。
(2)、会写课文中的'8个字,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3)、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展示课外收集的谚语。
(5)、能结合课文内容,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全员参与)(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
1、我会拼读生字。
移、谋、柴、焰、易、折、搓、绳、斤、独
2、我会用这些生字组词。(如:移动、火柴、绳子)
3、我会读课文。(单独读、合作读)
4、我知道这些生字的意思。
5、我会写田字格里的生字。
斤、折、挑、根、独、满、容、易
(二)、学文展示。
1、我会把课文读流利。
2、我知道“人心齐,泰山移”的意思。
(三)、创作性展示。
1、展示个性学习生字。
(1)、我知道左右结构的字有:移、谋、焰、折、搓、绳、独
(2)、我知道“柴、易”两个字是上下结构,“斤”是独体字。
(3)、我认识这些字的部首。(如:“移”字是“禾”旁)
(4)、我知道这些字的意思跟它们的部首有关系。(如:“柴”,是山上的树木。)
(5)、我会用编字谜的方法来识字。
(6)、我会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字。
(7)、我会用换部首的方法来识字。
(8)、我要用组词的方法来识字。
2、课文内容学习展示。
(1)、我知道课文写的是有关团结合作的谚语。
(2)、我知道我们同学间要互相团结,互相帮助。
(3)、我会做课后的“看看写写”。
(4)、我会背诵这些谚语。
3、生字书写展示。(我会写)
(1)、我会读这些生字。
(2)、我会把这些生字写漂亮。(学生独立写字,展示)
三、拓展延伸。(约7分钟)
1、我会给这些生字扩词。
2、我还知道一些有关团结合作的谚语。
(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三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
3、小结:是呀,人多办法多,团结力量大。让我们互相团结,互相帮助,让我们的班级越来越棒!
四、作业设计。
1、抄写课后“我会写”中的生字二遍,并各组三个词语。
2、背诵课文。
3、搜集有关团结合作的谚语。
语文教案 篇2[分析教材]
《丑小鸭》是人教版第四册的最后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编的,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曲折的历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故事写得十分感人,贴进儿童生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分析学生]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生动活泼、形象新颖、色彩鲜艳的刺激物最容易成为他们注意的对象。好动爱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表现欲强是我班学生另一显著特点。但他们虽然聪明活泼,却缺乏认真细致,读起书来往往留于形式,没有深入到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指导学生感情地朗读,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理念]
本课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理解课文内容主要靠自己读书,自己意会。教学中我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设计特色]
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借教材的阶梯引导学生一步步往上攀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
4、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体会到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只要坚持追求美好的理想,逆境是会改变的。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自读课文,贴图讲故事。
1、各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
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2)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把课前画好的四幅插图按照自己的理解顺序贴在一张白纸上。
这个教学环节就是过去教学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但是这样的设计的意图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观察和理解的结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困难或产生许多难题。
3、按照贴图的顺序在小组内讲一讲这个故事。
二、品词析句,感情朗读。
1、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故事比自己刚才讲得好的地方。
2、汇报交流,教师随机指导朗读和对字词的理解。
1)图文结合,指导朗读第一段。
(1)观察第一幅插图,说说丑小鸭是什么样子的?
(2)自由读第一段,画出具体描写丑小鸭怪模怪样的词句。
(3)用“这是一只(
)的丑小鸭”进行练 ……此处隐藏9342个字……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
三、写法点评
1.对比:愚公--智者 京城氏之子--智者
2.烘托:山之高大,运土路程远--移山不易;山神之惧,天帝之感--愚公决心之坚
四、学生质疑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读了这则寓言,有什么感想?就本文写一篇读后感。
语文教案 篇9目标:
1、能概括作者童年时的几件事情,了解作者的童年趣味生活。说出她对文学作品的感情。
2、能通过朗读,感受本文语言的优美,并能具体点评。
3、学会运用人物的情态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
4、能举例说出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
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
难点:
学会运用人物的情态、心理等描写方法表现精神生活。
课前学习:
学生了解作者,熟读课文,读准生字词,做好批注。
学习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检查预习;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探寻写作思路。
学习过程:
导入:
同学介绍自己查资料了解的作者,老师小结:“凡与于漪交往过的人,都称赞她的做人。她正直,敏捷,纯粹,真诚,厚道;她胸襟开阔,性格开朗,才华横溢……”这是语文教育界对她一致的评价,她之所以从一个教育学专业毕业初教历史的中学教师,成为一个有口皆碑、充满人格魅力的语文教育学家,和她青少年时期所受的文学熏陶是分不开的,在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往事依依》中,于漪深情地追述了文学对她的深刻的影响,她用她的亲身经历再次印证了赵丽宏在《为你打开一扇门》中所写:“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
查一查:
1、准确读出下列加点字:
涟漪( )徜徉( ) 水浒( ) 水泊( )停泊( )浩淼( ) 歌咏( )重读( ) 阴晴雨晦( )镌刻( )
谆谆教导( ) 绚丽( )
读一读:
放声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①题目中“依依”的含义是什么?
“依依”一词的意思有:(1)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2)形容留恋,不忍心分离。
②文中能说明作者对往事“依依”之情的句子是 。
几十年过去了,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③概括于漪老师“萦绕胸怀,十分留恋”的几件事,往事对于“我”的成长有什么深远影响?(概括参考如下)
1、小时候观画和读《评注图像水浒传》,如身临其境、乐在其中。懂得了生动的形象可形成深刻的记忆。
2、学生时代读《千家诗》美不胜收。给我带来了生活乐趣,使我热爱自然、获得美的享受。
3、老师讲课入情入理,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印象。激起我课外阅读的兴趣,激发了我的爱国情怀;使自己的心和时代更加贴近了。
想一想:
探寻写作思路:
① 作者是怎样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的?
题目“往事依依”是贯穿全文的纽带,开头有感而发,引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接着追忆看山水画、读《水浒传》、听国文课、登北固楼、读中外小说等往事,最后由事入理,抒发感悟。
② 结合所选四件事,你认为课文选材好在何处?
首先从全文来看:文章所选的四件事情都是作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读书的不同的感受,要言不烦。能看出读书在作者的成长过程中的不同的影响。其次从文章的.第五自然段来说,虽然选择的都是初中国文老师讲课的情况,但是写出了其中的不同,一情溢于胸,头和身子左摇右晃。一个情满双眸,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里。这样写充分展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对于开启心智、陶冶情操、培养兴趣所起的重要的作用。
动一动:
CCTV-3有一个系列访谈节目“艺术人生”,今天就请各个协作组根据你对课文最感兴趣的一件往事,选择一个角度来制作本期节目。请各组先推选代表充当于漪、朱军,其他同学帮助代表们准备好发言提纲,要以课文为主要依据,参考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揣摩人物情感,设计人物语言。
请协作组代表展示本组准备的访谈节目
要求:请上台的代表在整个模拟过程中声音响亮,符合人物各自身份,以求在短时间内给人以丰富的内容,内容一定要归结到作者少年时代所读的文学作品对她后来人生的深远影响,即作者所说“使我一生受用不尽”;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看,可做适当记录,最后请同学加以认真点评。
练一练:
1、熟读成背文中所提到的《千家诗》中诗句。
2、你所读过的文学作品对你有何影响,用一段200字以上文字加以描述。
语文教案 篇10教学内容:
指导书写部分生词,指导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读多音字,口头组词。
没 mo ( ) 倒 dao( )
mei( ) dao( )
2、认读生字卡片,口头扩词。
治( )( )( ) 制( )( )( )
形( )( )( ) 通( )( )( )
二、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1、分段指名朗读。
2、指名朗读全文。
3、齐读全文。
三、指导背诵课文。
1、学生自由背诵。
2、分段背诵课文。
3、指名背诵课文。
四、教学部分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洪、害、理、通、被、制、伟
2、指名认读
3、对照田字格,自己看看,想想,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范写并指出注意点
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制:左右结构,左宽右窄。左边的`笔顺是:撇、横、横、短竖、横折钩,最后一笔长竖贯通上下。
被:认识“衣”字旁,右边是皮。
理: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第四笔是提。
害:中间的“丰”,上下要出头。
6、学生在书上练习描红
7、在练习本上练写。
五、作业
1、先填空,再读一读。
大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2、读读,抄抄,再听写。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走遍 吃尽 挖通 劈开 制服洪水
三次过家门 一次也没进 代代相传
教后记: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