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5-09-20 19:33:09
有关中班音乐教案锦集7篇

有关中班音乐教案锦集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音乐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前两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小松鼠找松果",在学完这首歌曲之后,我发现幼儿很喜欢这首歌曲,而且对唱唱跳跳很感兴趣,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音乐游戏。本次活动,我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松鼠采松果的情景,围绕着音乐游戏展开,尝试让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作为刚刚升到中班的幼儿,游戏规则意识不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增强幼儿的游戏规则意识。

活动目标:

1、了解音乐游戏的规则,并能在游戏中遵守。

2、体验与同伴一起玩《小松鼠找松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歌曲《小松鼠找松果》。

2、松果、松树图片。

3、前期经验:会唱歌曲《小松鼠找松果》,并会用简单的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

活动关键点:知道游戏规则,能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谜语导入:嘴巴尖尖像老鼠,一身茸毛尾巴粗。爱在森林里边走,爱吃松果爱上树。小朋友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呀?

师:对,是小松鼠。我们最近学过一首小松鼠找松果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吧!

(播放音乐,共同演唱歌曲)

二、开展音乐游戏

1、幼儿学习松鼠的舞蹈动作。

2、跟着音乐跳舞。

3、教师扮演松树爷爷,要点:站直、手举高、风吹来摇一摇。

3、幼儿观看老师分角色扮演小松鼠、松树爷爷,观察松树爷爷是怎么将小松果给小松鼠的。

4、幼儿分角色扮演小松鼠、松树爷爷,注意每只松鼠找一棵松树。

5、师找一名幼儿合作游戏,并交换角色,请其余幼儿观察。

6、师幼一起游戏。

7、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并解决。

三、结束松鼠宝宝,我们采了好多松果是吗?这个冬天不用愁了,带上你们的松果我们准备过冬去咯!

活动反思:

《小松鼠找松果》这首歌曲节奏欢快,歌词也非常易于理解,非常适合中班孩子,有象声词、有对小消松鼠的动作描写非常形象生动。孩子听了这首歌曲,非常容易理解,也非常感兴趣。很快能把旋律哼出来,在熟悉旋律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完成本次活动。音乐游戏发展了幼儿的音乐能力,满足了幼儿的好动性和表演欲望。本次活动满足了幼儿的好动性和表演欲望,幼儿听到她所喜欢的歌曲会情绪非常快乐,有时会手舞足蹈。本次活动幼儿在表演时对幼儿活泼快乐情绪的.培养和遵守规则的良好行为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次活动是全班幼儿一起进行的,体现了集体性,而且还有分角色表演有的幼儿表演松鼠有的幼儿表演松树,需要相互配合,生生间的合作才能很好的完成。幼儿也在快乐的音乐游戏中不知不觉学会了歌曲。

在这次活动中我觉得还可以改进的地方有:

1、音乐的节奏过快,缺少音乐伴奏

每次在音乐活动中我都会用很多的时间来寻找合适的音乐,但很遗憾的是在网上并没能找到合适节奏的音乐,导致孩子们在活动中缺少随乐表演的经验,总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习歌曲,放手的太少。

2、游戏规则的把握

本次活动是一节音乐游戏,有一定的规则,本来定的规则是听到最后一句歌词时,松树爷爷才能把松果交给小松鼠,可是少部分孩子迫不急待,还没唱到最后一句时就已经把松果拿出来了。下次要注意在讲游戏规则时还要更清楚些。

3、幼儿满足于游戏,动作不到位

有些孩子注重满足游戏,在做动作方面不是非常到位,急于求结果。因此教师在教授游戏动作时可以在详细一些,就是在本次活动的第三环节时要把握得更加好一点让幼儿多练习几遍。这样对后面游戏环节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音乐欢快幽默,其滑音部分极具特色,日常教学活动中常被表现成从上至下的律动。我们认为同一种音乐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中班幼儿对磁铁的吸引特性具备一定认知经验,将吸铁过程与音乐的滑音部分巧妙结合,用“磁铁将军和小兵”的虚拟故事贯穿游戏始终,旨在让幼儿感知了解音乐中动静变化和滑音的同时,还能在自我掌控的游戏情境中,自选角色、自我印证、自我挑战,感受合作游戏娱人、娱己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中动与静的变化和滑音的特点,能用自己喜欢的肢体动作表现停顿及磁铁与金属相互吸引的情景。

2、能随音乐变化进行律动游戏,享受多人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丰富幼儿对磁铁相关特点的认识。

2、对音乐原曲进行编辑。

活动过程

活动前热身。

1、无音乐节奏小游戏:运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初步感受音乐的基本节奏型。

(1)身体一个部位的节奏游戏。

指:我请你们玩游戏,用身体的哪一个部位玩?

(2)身体多个部位配合的节奏游戏。

指:我想用身体的两个部位一起游戏,用哪里?怎么玩?

2、第一遍感知音乐,引入故事游戏情景,体验乐曲完整结构。

指:还有个更好玩的游戏藏在音乐里,我们来听听。(这天,威风的磁铁将军和快乐的小兵们出门去——)

3、第二遍感知音乐,展开故事游戏情景,体验乐曲中行进与停顿的变化。

指:从音乐里你听到了什么?(它们走走走走,红灯——停!)

4、第三遍感知音乐,继续展开故事游戏情景,体验乐曲中滑音部分的特点。

指:小兵们走着走着,一件奇怪的事发生了——(它们走走走走,突然X被X吸住了;它们继续走走走走,突然X又被X给吸住了。)

指:他们是听到什么声音,才会发生这件奇怪事的?

5、玩碰碰游戏。

(1)自己身体一个部位和另一个部位的吸引。

指:这个碰碰声音有魔力,你们听到以后,身体的哪个部位和哪个部位会被吸到一起?

(2)教师和一位幼儿示范两人合作游戏。教师扮演磁铁将军,幼儿扮演小兵。

指:当磁铁将军听到碰碰声音时,会发生什么事情?你身体的哪个部位会被我吸住?

(3)相邻幼儿两两分组,身体各部位的相互吸引。

指:商量好谁是磁铁将军,谁是小兵。碰碰声音出现的时候,磁铁将军会吸住小兵身体的哪个部位?

6、拓展游戏玩法。

(1)幼儿散点式行进,交换角色和游戏玩伴,滑音部分快速反应找到玩伴两两吸引的`游戏。

指:磁铁将军和小兵们大家一起出发了,当听到碰碰声音的时候,看哪位磁铁将军最快找到自己的小兵吸住他。

(2)幼儿两人一组身体某部位粘连的方式散点式行进,滑音部分快速反应找到另外两个已粘连在一起的玩伴变为四人的游戏。

指:这会儿,还有更好玩的要事情发生了——刚才吸在一起的将军和小兵,当再听到碰碰声音的时候,还会发生什么事情?会和另外的将军和小兵吸住变成4个人在一起的大军队么?试试。

7、与客人老师的互动游戏。

8、游戏玩法,活动结束。延伸:与其它玩伴、爸爸妈妈的分享游戏和创新游戏的其它玩法。

指:我们今天玩的游戏可以是自己一个人玩、可以是两个小朋友一起玩、可以是两个小朋友变四个小朋友一起玩。可不可以和更多小朋友一起玩玩?和爸爸妈妈怎么玩呢?这个游戏还可以有其他的玩法么?下课后大家都去试试,祝你们玩得愉快!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挪威舞曲的曲调》。

2、创编小树生长和小精灵爱护小树的动作。

3、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树和小精灵的胸饰若干、《挪威舞曲》音乐碟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一)讲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音乐内容。

“春天来了,魔法森林里的小树开始生长了,听!”(音乐A)

“听到刚才的音乐,你觉得小树它是一下子长大的?还是慢慢慢慢长得?”

那一开始的小树苗是什么样子的呢(哦~是小小的)

你能做一下小树苗的动作吗?

那小树要开始长喽!“慢慢长,慢慢长,慢慢慢慢往上长,慢慢长出小枝桠,慢慢开出树杈来,慢慢长成大树啦,迎着风儿摇摇摇!(背景乐轻A,歌谣按音乐节奏来)”

魔法森林里的小树长得都不一样,想一想你的小树会往那边长?(···)

那现在我们听音乐做一做(音乐A)小朋友们找空位蹲好~

魔法森林里还住着一群喜欢小树的小精灵,他们经常会来照顾在生长的小树,听!他们来了~(音乐B)

你们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精灵?(··)小精灵和小树是好朋友,他会怎样照顾小树,和它玩呢?(···)

你们觉得小精灵是怎么出现的?再听一遍音乐(B)(····)

我们再来听一次,做一做小精灵出现和爱护小树的动作吧!(音乐B)

故事还没结束呢···天黑了,小精灵回家了,小树又开始生长了···(音乐A,教师动作)我们一起跟音乐来做吧!

故事结束了,你们知道一开始小树要怎么样吗?小精灵是什么时候才出来的吗?

(出示精灵图示),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听音乐,按照音乐贴顺序,到什么时候小树出现,什么时候小精灵出现。(音乐ABA)

老师现在要请一个小朋友当小树,一个小朋友当小精灵,上来表演(精灵小树的胸饰)

他们演的真棒,我们也一起来试一试吧!(椅子下面已分好精灵小树的胸饰)音乐ABA(小树找好空的位置,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喽!!)

A时教师跟小树做B时跟小精灵做

再来一遍音乐,小朋友自己做!然后再交换角色玩一次!结束!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性质,尝试用动作表现。

2.在情境中学习节奏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图片、录音、礼物、黑板等。

活动过程:

一、师幼有节奏的'问候。

师:小朋友,你们好!

幼:徐老师,你 好!

二、感受乐曲的性质,尝试用动作表现。

1.整首欣赏。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段音乐,请你们仔细地听,这段音乐听上去有什么感觉?

2.分段欣赏。

(1)游戏:我跳你数。

引导幼儿观察动作,并点数各个动作的次数。

(2)游戏:超级变变变。

幼儿跟随音乐表现快节奏动作。

(3)区别快慢。

引导幼儿跺脚来表现慢节奏动作。

三、游戏:送礼物。

师:这段音乐里面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听吗?(教师边讲述故事边画图谱)

1.观看花仙子送礼物。

2.幼儿送礼物。

3.反复游戏几次,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六一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

2.学习唱十六分音符及间奏,体验节日快乐的心情。

活动准备: 走与跑录音带、《小鸭子的舞》录音带、小鸭头饰。

活动与指导: 1.幼儿听音乐,《走着去,跑回来》,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变化,知道走的音乐慢,跑的音乐快一些。

2.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走着去,跑回来练习走与跑的动作,音乐反复的变化,加强幼儿对快慢的感受与辨别能力。

3.歌曲:“庆祝六一儿童节”

(1)“六月一日是全世界小朋友的节日,我们生活在今天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六一的歌是甜甜的,六D的花是香香的,六一的小朋友个个都是美美的。”

(2)幼儿欣赏老师范唱《六一的歌》。

(3)随老师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4)学唱全曲,辅导幼儿唱准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间奏,体验节日的快乐,用歌声表达愉快的情感。

4.复习《我有玩具大家玩》、《大雨小雨》

(1)《我有玩具大家玩》吐字要清楚,声音由弱到强,表现出我有玩具大家玩,友好的情感,利用领唱,齐唱练习。

(2)《大雨小雨》

幼儿分组,一组唱大雨,D组唱小雨,分组唱时注意衔接的要紧凑、自然,节奏准确合拍。

5.欣赏:《小鸭的舞》

(1)幼儿安静的欣赏《小鸭的舞》

提问,这首乐曲表现的`是哪一种小动物的事?对是小鸭子的故事。你们仔细听听小鸭子在干什么?

(2)分段听:⑴─⑾要求幼儿集中精力听音乐,从欢快活泼的音乐声中听出小鸭子在高兴的跳舞,速度稍快。

⑿─⒇启发幼儿从音乐的表现手法上听出小鸭子很高兴的游泳,速度较慢。

(21)─(25)小鸭子们游泳后又继续愉快的跳起舞来,速度稍快。

结束部分:幼儿戴上小鸭头饰,在老师的引导下听音乐做动作,感知音乐的快慢与表达的内容关系。幼儿自然地离开教室。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乐曲旋律,掌握乐曲的节奏。

2、帮助幼儿掌握踵趾步的动作要领,能合拍随音乐做踵趾步。

3、能合拍地随音乐做摘果子及踵趾步的动作。

活动准备:

1、秋季果园图片一张。

2、钢琴一架

活动过程: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歌曲《唱支节日歌》、《小乌鸦爱妈妈》、《豆浆真好喝》。

2、律动练习:《头发、肩膀,膝盖、脚》、《手腕转动》、《鞋匠舞》。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苹果丰收的景象

教师出示挂图:画面上的'苹果丰收了的景象。

师:苹果丰收了,果园里小朋友们正在摘果子,他们是怎么样摘?

2、你们会摘果子吗?

3、学习摘果子的动作

教师示范摘果子的动作,重点强调摘果子要用力,应将手腕转一下,表示摘果子。

教师组织幼儿在位子上集体练习摘果子的动作。

4、熟悉乐曲

师:摘果子的时候,大家还会唱一首好听的歌,请你们也来听听。

教师弹奏乐曲

师: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教师讲解:这首歌讲的是小朋友们背起篓子,来到果园里,双手摘果子,摘下果子就放到篓子里。篓子装满了,他们心里非常高兴。

请小朋友一边听音乐,一边拍手。

5、学习踵趾步

(1)、师:小朋友去摘果子的时候也是跳着舞去的,他们是怎么跳的呢?

(2)、教师示范踵趾步

(3)、师:刚才钟老师跳的叫踵趾步,它和以前我们学过的踵步有点像。

(4)、教师分解动作,引导幼儿学习踵趾步。

6、启发幼儿创编并提方向的摘果子动作。

7、启发幼儿用恰当表情愉快的心情,提问:苹果摘完了,心里怎么样?用什么动作表现出来?

8、随音乐完整练习一遍,教师注意在动作转换时提醒幼儿。

三、结束部分。

1、歌表演《好朋友.》。

2、小结活动下课。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此内容选自建构教材中班上册《勇敢的我》主题,此乐曲是一首坚定有力地进行曲,进行曲常用于队列行进,主要是军队中用来统一行进步伐一致的要求,常用2/4的拍子。我把活动定位于节奏乐活动,将乐曲匹配了x-|x-|xx|xx|等不同节奏型,和士兵训练当中不同的动作、速度、声音相结合。从而使幼儿能更好的理解、感受、表现这段乐曲。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的基本节奏,感受进行曲坚定有力的风格。

2、理解图谱,能看图做动作。

活动准备

ppt、图谱。

活动重点

熟悉乐曲的基本节奏,感受音乐。

活动难点

看图谱,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做律动进活动室。

听小铃铛声音的快慢,幼儿做快快走和慢慢走,感受节奏的快慢。

二、欣赏音乐、感受音乐。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音乐,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谁在干什么?”

师:“那这段音乐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视频。”

三、看视频

1、看视频、说一说

师:“你在视频里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师:“这段音乐听起来有行进、运动、有力的特点。这段乐曲叫《小士兵进行曲》。

2、听音乐踏步走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士兵踏步走,好吗?”

四、出示、解读图谱

1、出示图谱

师:“今天,老师也请来了一些小士兵和我们一起来做游戏。”

2、解读图谱

师:“谁能看懂这些小士兵在干什么呢?”

师:“你觉得哪个动作是最难的'?”(重点练习)

(1)念一念节奏。

(2)拍一拍节奏。

(3)边念边拍节奏。

五、配乐做动作

1、幼儿听音乐,教师示范一遍。

2、师幼共同表演。

3、幼儿看图谱表演。

课后反思

我们首先对教案就行了修改,把看图谱有节奏的做动作作为重难点,在第一次试教和第二次试教中我们对图谱都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因为在试教中发现一点小小的漏洞也影响教学效果,也让我知道好的课要关注到细节。在两次试教中流程基本上没怎么改动,可让我最困惑的是怎样让孩子一遍遍的进行反复练节奏,要用语言连贯起来很难,因此在试教过程中解读图谱和配乐做动作这两环节中,没有递进没有对难度的挑战,这时应该更多的让孩子自主的看图谱来做动作。

《有关中班音乐教案锦集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