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5-09-20 23:51:14
科学活动教案[精华8篇]

科学活动教案[精华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一、活动题目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会跳舞的糖果娃娃

二、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磁铁游戏活动,感知磁铁能吸引铁的现象,提高幼儿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及动手操作能力。

三、适用对象

大班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磁铁、糖纸、铁钉、铁垫片、牙签、橡皮泥、镜子、塑料板、纸板、书。

五、活动过程

幼儿讨论制作方案。

用彩色糖纸做娃娃衣服,用糖纸的一端拧出一个娃娃头,下边做娃娃的裙子。

探究的问题:怎样让糖果娃娃跳起舞来。

用同种材料给糖果娃娃搭建“舞台”。

试一试:让糖果娃娃在“舞台”上跳起舞来。

(1)把铁钉倒放在镜子上,将糖果娃娃套在钉子上,用磁铁在镜子下面来回移动,糖果娃娃就能跳舞了。

(2)将糖果娃娃用两根牙签固定在橡皮泥上,再将铁垫片放在橡皮泥的底部,然后用磁铁在镜子下面来回移动,糖果娃娃就跳起舞来。

(3)糖果娃娃里包上橡皮泥,铁钉套上铁垫片,再将铁钉插在橡皮泥上,用磁铁在下面来回移动,糖果娃娃就能跳起舞来。

试一试,厚薄不同的各种材料叠加起来,糖果娃娃在“舞台”上会有什么不同的变化。

说一说我的.发现。

(1)用镜子、塑料板、纸板几种材料叠加起来,糖果娃娃可以动。

(2)用镜子、厚书叠加起来,糖果娃娃有时能动,有时不能动。

(3)“舞台”太厚,糖果娃娃不能动。

(4)“舞台”越薄,糖果娃娃动得越快,随着“舞台”的加厚,糖果娃娃的移动速度逐渐减慢,直至不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现象,培养好奇心和探索欲。

2.积极参与谈话交流,能语句完整的表述意见。

3.理解雨的形成过程,知道安全的避雨方式。

活动准备

1.图片—雨怎么形成

2.声音—下雨(淅沥沥,哗啦啦)

声音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下雨的声音

教师:小朋友,仔细听听,这是什么声音?(下雨了)

2.分别播放大雨和小雨的声音

下大雨时是什么声音?(哗啦啦)

下小雨时是什么声音?(淅沥沥)

二、展开

1.雨是怎样形成的.。

(1)观察图片:雨是怎样形成的

对比观察两幅图片,感知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雨。

(2)看了图片以后,你知道雨水是怎样形成的吗?

(幼儿自由讨论)

小结: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不断受热升到空中,聚集在云朵里,水蒸气越积越多,

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点,小水点相互碰撞、并合,变得越来越大,

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便会降落下来,也就是下雨了。

2.雨水的作用。

提问:(幼儿讨论)

(1) 雨水对动物有什么好处?

(2) 雨水对植物有什么好处?

(3) 雨水对人类有什么好处?

小结:雨水可以使种子发芽、促进植物生长。

雨水可以汇成小河和湖泊使动物们喝上水。

雨水可以净化空气,给人们带来舒适的环境,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物种都离不开它。

3.安全的避雨方法。

(1)下雨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呢?

(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避雨的。)

(2)小结:下雨的时候有时会电闪雷鸣,人们不能站在大树下避雨,

因为树被雨水淋湿后会传电,会引来雷电,很危险。

下雨的时候不能站在户外打手机,

因为这样会引雷电击身,很危险。最好的方法在商场内避雨。

三、结束

教幼儿绘制雨水形成示意图,巩固所学知识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背景:

种植这个话题是生活化的,同时,与下一个主题内容春天的季节特征相符合,管理照顾种植角中是可以触摸到的、体验到的,与孩子的生活实践相贴近,虽然它是主题背景下的种植活动,但它绝不是单一的内容,而是整合了多方面的教育因素,活动目标着眼于幼儿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已有的关于蔬菜生长的认知经验,将主要目标定位于体验参加种植劳动的快乐。同时,让幼儿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自然的产生观察了解蔬菜生长过程的兴趣和欲望,体验蔬菜的种植过程,萌发亲近大自然,愿意照顾管理种植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蔬菜种植活动,体验劳动的快乐。

2.萌发照顾、观察蔬菜生长过程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种植物:蔬菜种子、小青菜等。

2.种植的工具:小铲子、浇水壶等

3.幼儿事先已穿好反穿衣、幼儿自制的标记

4.版面:展示种植植物的主要过程的图片(现场将图片贴上去)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观看录象,讨论交流。

(1)讨论交流:小朋友手里的'这些蔬菜是从哪里来的?

(2)引导幼儿观看农民的劳动,听农民介绍,知道蔬菜种植的几个重要环节:挖坑播种填土浇水。

(3)教师小结。

师:农民真了不起,种出了许多营养丰富的蔬菜,劳动真光荣。

2.体验种植 。

(1)出示各种种植物,引导幼儿了解。

师:今天,老师准备了些种植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师:了解了种植物,你们想自己种植吗?那种植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2)出示种植的工具,引发幼儿种植兴趣。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认识的工具呢?

(3)幼儿自主种植蔬菜,教师观察指导,引导种好的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标记插入土中,以示辨认。

3.讨论交流。

(1)师:你们是怎样完成任务的?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

(2)师:我们已经完成了种蔬菜的任务,真了不起。可是刚才农民伯伯说的,蔬菜种下去后,还要细心的照顾它才会长大。那我们应该怎么照顾它们呢?

4.活动延伸。

为幼儿提供观察记录本,引导幼儿关注蔬菜的生长变化,萌发照顾、观察蔬菜生长过程的兴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科学 ……此处隐藏2347个字……

1.介绍记录表的填画要求。

引导幼儿用勺子的凹面和凸面来照照自己,看看在里面你是什么样的?记录在纸上。

师: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各种勺子,待会请小朋友选择一根勺子,用勺子的凹面和凸面照一照自己,看自己变成什么样?然后画在这张记录表里。

师:现在请小朋友轻轻的走到桌子旁边,找一个位置坐好。

2.幼儿交流记录的结果。

师:现在请小朋友上来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样的魔法勺子,照出来的你是什么样子的?

3.教师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结果,从而揭示魔法的秘密:用凸面照出来的人,脸都变形了,这就是“变形术”;用勺子凹面照出来的人,头颠倒过来,这就是“倒身术”。

(四)魔法考试,巩固幼儿所得经验。

我要考考你们是不是真的学会了魔法,学会的小朋友我要给他颁发魔法证书。

教师介绍要求:我来说魔法的名称,你来做动作。例如:我说瘦身术,你就要用勺柄照自己。

提示语:你们可以看着魔法秘笈来变魔法。生活中我们还有那些东西也是有凹凸面,也可以当我们的魔法宝贝的?回去找一找再来跟小朋友说一说。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袋鼠的外形特征及其生活环境,知道袋鼠是一种善跳的野生动物。

2.知道袋鼠妈妈肚子上口袋的作用,培养对动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

袋鼠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二、讨论:我知道的袋鼠。

1.幼儿和同伴互相观看自己准备的.袋鼠图片和资料。

2.幼儿讲述自己准备的图片和资料。

三、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图片并讲述。

1.袋鼠什么样子?

引导幼儿从外形上来观察,如前后肢的不同、粗大的尾巴、雌性袋鼠肚子上有口袋等等,知道其体态特征的作用,并能用较流利的语言进行讲述。

2.袋鼠妈妈肚子上的口袋有什么作用?

3.袋鼠一般吃什么?生活在什么地方?

4.你还知道袋鼠哪些有趣的事情?

四、游戏:袋鼠妈妈。

五、小结。

知道要保护野生动物。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教学名称:科学━─寻找空气

教学目标:1 对空气的存在感兴趣,产生探究的欲望。

2 在玩的过程中观察现象,知道现象和空气的关系。

3 了解空气的特点、作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用好方法寻找空气。

教学难点:理解科学现象与空气的联系。

教学准备:1、活动区布置:气球、水杯、注射器、海绵、塑料袋

2、环境污染光盘或图片

3、课件:空气的'自我介绍

教学过程:

1、导入:

(1) 教师请出今天的小客人——智慧娃娃(木偶)

(2) 智慧娃娃和小朋友们打招呼。

(3) 智慧娃娃出谜语:“摸不着,看不到,没有颜色没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大家谁也离不了。”(空气)

(4) 利用幼儿各种感官,亲身体验空气的特点。

2、智慧娃娃:空气可是我们大家的好朋友,今天我把空气娃娃请来了,你们想不想认识它呀?瞧,它来了!

3、放映课件:空气的自我介绍(配音材料附后)

4、智慧娃娃:空气娃娃已经藏好了,它就藏在我们后面的五个活动区中,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能想好办法找到它。但是,我们这么多小朋友只有五个活动区,该注意些什么呢?(引导幼儿自己提要求)

1) 不能拥挤,应该先选择到人少的活动区去。

2) 活动时声音要轻。

3) 尽量不弄撒水,要及时用抹布把桌面清理干净。

要求:串铃响时小朋友要围到智慧娃娃身边来。

5、幼儿自由探索

幼儿分散到活动区去寻找空气娃娃。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幼儿寻找的方法,有哪些发现。

6、小结问题:你们找到空气娃娃了吗?

(1) 如果找到了,就请小朋友说说怎么找到的,可示范讲解。

(估计部分幼儿意识不到玩的过程中的种种现象就是空气的存在)

(2)提问:你在活动区玩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幼儿:边示范边讲解,其余幼儿观察现象。

(3)智慧娃娃小结:(其实,刚才你们已经找到它了,)它一直都在和你们做游戏呢!水杯、注射器、塑料瓶放入水中冒的气泡就是空气,气球、塑料袋鼓起来就是空气钻进去了。

7、组织全班幼儿玩“火箭上天”游戏。

方法:一起用鼻子或嘴巴把空气吸进嘴里,再把空气吹进气球,连续几次,气球鼓了空气就被捉住了。再一起把空气放掉,气球就象火箭一样飞上天空了。(向空中抛气球)

8、了解空气的作用:

(1) 提问:你们知道空气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吗?

(2) 实验:用手捏住鼻子,闭住嘴巴,暂不呼吸,坚持一会。请幼儿谈谈感受,如果不呼吸会怎样?

(3) 小结:人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人和动物都不能生 存。

9、延伸:如果没有空气植物会怎样?

(1)幼儿自由发言。

(2) 提问:怎样证明植物也离不开空气呢?

(3)设计实验,教师操作。鼓励幼儿坚持观察。

10、小结:人、动物、植物都离不开空气,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环保教育)

11、智慧娃娃:校园中还有很多空气娃娃等着我们和它们一起去游戏呢,快来吧!(活动自然结束)

反思:

本节课个别地方适当作了调整,开头没有出示木偶而是教师自己扮演成智慧娃娃,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但教师形象的变化太大,过于吸引幼儿注意,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在幼儿自由探索完的汇报时,由于忽视了孩子的表现欲,教师要求不到位,致使座次混乱,影响了汇报的正常秩序的进行。教师缺乏组织经验,对于幼儿的混乱现象没有使用好多方法改变现状,奖品智慧星没有发挥真正的鼓励作用。后面的教学内容显得仓促和被动,部分幼儿转移了注意力。

配音材料

嗨!小朋友们你们好!

我是你们的好朋友空气娃娃,大自然中到处都是我的家,我能看到你们,但你们可看不到我呦!走,带你们到我的家园去看一看吧!

我喜欢在池塘上空和好多好多兄弟姐妹一起玩耍,也喜欢在花丛中和小花小蝴蝶一起游戏。天空中陆地上到处都是我空气娃娃的家,就连小朋友和小动物的身体里都有我的身影。我呀!无处不在,不论多小的洞我都能钻进去。怎么样,我的家是不是很大呀!

其实,我一直都在小朋友们身边,但因为我穿了一件无色透明的隐身衣,所以你们看不到我。

现在,我要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了,看看咱们大三班哪个小朋友能想出好办法找到我。准备好了吗?我要藏到你们身边喽!你们能看到我吗?还能看到我吗?我这就藏到你们身边去了,来找我吧!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课件

《科学活动教案[精华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