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中班音乐教案范文汇编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音乐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感受螃蟹吹泡泡时有趣的情景。
2、能用愉快的情绪进行活动。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环境创设:
图片
重点与难点:
理解歌词
活动过程:
一、理解歌词
出示图片:图片上有谁?
它们在干啥?
螃蟹吹出的泡泡最后会怎么样?
碎了以后我有什么感受?
老师帮助组织语句
熟悉歌词
二、学习歌曲
老师示范演唱
提问:这首歌曲有趣吗?
你觉得有趣在哪里?(学一学)
请你用有趣的`、快乐的声音唱
幼儿练习
三、表演歌曲
这么有趣的歌曲,我们能不能把它用动作表演出来
幼儿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
老师帮助提炼
师生一起表演唱
小百科:绝大多数种类的螃蟹生活在海里或近海区,也有一些栖于淡水或陆地。它们靠母蟹来生小螃蟹,每次母蟹都会产很多的卵,数量可达数百万粒以上。
中班音乐教案 篇2一、活动背景
《小黄鸭》是一首旋律轻快、朗朗上口,由不同旋律演绎的二段体式歌曲。A段歌曲以小黄鸭附点节奏的叫声为主要歌词内容。B段歌曲的歌词反复两遍,旋律稍有变化,第一遍的结尾由上行旋律推进,第二遍的结尾由下行旋律结束。本活动紧紧抓住了歌曲的这些特点,将AB两个乐段分别创设为“我喜欢的小黄鸭”和“小黄鸭合唱队”两个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自然地进行学唱,并在情境学习过程中体验与同伴共同歌唱的乐趣。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学习歌曲。
2.体验与同伴合作歌唱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ppt课件、标记牌。
2.幼儿欣赏过音乐旋律。
(三)活动过程:
1.学唱歌曲A段
(1)难点前置,初步感受并掌握附点节奏。
①师:介绍我的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鸭子)
念白:“这.是我.的小.黄鸭|呷.呷呷.呷|叫—|”
②师:我的小黄鸭是怎么叫的?(观察幼儿是否能用附点节奏来模仿小黄鸭的叫声,视幼儿掌握情况引导)
[评析:将歌曲中附点节奏的学唱作为教学重点前置。通过反复倾听和比较:平均的四分节奏****|*—|和附点节奏*.**.*|*—之间的不同差异,从而进行模仿学习小黄鸭的叫声,掌握附点节奏。]
(2)倾听歌曲,感受旋律、熟悉歌词。
①师:带来了一首《小黄鸭》的歌曲,仔细听:除了小黄鸭“呷……”叫声,你还听到什么?
②师:再仔细听听,小黄鸭“呷……”唱了几次?听着音乐在心里数一数。
(3)初步学唱,熟悉旋律、记忆歌词。
①师:那么可爱的小黄鸭,你们喜欢吗?小黄鸭陪我们洗澡是一件高兴的事情,那我们就要把喜欢、高兴的心情唱出来,让大家都听到你们好听的声音,可以吗?
②师:洗澡还有什么有趣的动作?(幼儿自由单句模仿)让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唱一唱、做一做。
[评析:从听辨、熟悉歌词到有感情地演唱表现歌曲性质,到根据歌词设计有趣的动作,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体现了歌唱教学的步骤和方法,提高了幼儿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唱歌曲B段
(1)出示图谱,了解歌曲内容。
①师:小黄鸭不但陪我洗澡,它还有其它的本领,看看图谱(小鸭),谁愿意来说一说?
(引导幼儿看图谱,将“它会游、它会叫、它会吹许多泡泡”歌词内容说出来)
②师:谁会用动作做一做呢?我们合作试试!
(启发幼儿念歌词并配动作练习,重点:泡泡动作)
③师:可不可以加上有趣的声音呢?
听听歌曲里面有什么有趣的声音?我们把有趣的声音学一学好吗?
(引导幼儿在“它会游、它会叫、它会吹许多泡泡”后根据添加象声词“哗哗”“嘎嘎”“bobobo”及动作。)
[评析:以小黄鸭的本领为主线,学唱时加入了媒体的演绎,让幼儿能快速的理解和记忆歌词,激发幼儿学唱兴趣。]
④师:出示图谱(“我”)小黄鸭会的事情我也会,一起来学一学(清唱,练习动作和象声词)
⑤师:我们把两句图谱完整地唱一唱(完整演唱B段歌曲)
⑥师:看图谱,这两句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引导幼儿象声词上行和下行的练习)
(2)完整演唱歌曲
师:让我们把这首有趣的《小黄鸭》歌曲连起来完整地演唱好吗?(师生共同歌唱歌曲AB第一遍)
[评析:通过小黄鸭朝不同方向吹泡泡的方式示范两段结尾处旋律上行和下行的不同,让幼儿在学小黄鸭吹泡泡的过程中很快解决了歌曲演唱的`难点。]
3.分组演唱
(1)交代分组要求
师:小黄鸭邀请大家组成合唱队一起去演出,你愿意吗?观众要求小黄鸭合唱队分三组来演唱,这可怎么分呢?(分别出示游泳队、嘎嘎队和泡泡队三组标志,幼儿自由选择参加的泡泡队、游泳队和嘎嘎队来进行分组唱)
[评析:让幼儿参加到“小黄鸭合唱队”之中,利用可以站立的分组标志,让幼儿自由选择想加入的队伍,经过师生共同的规则讨论,得出了歌唱的规则:A段由大家来歌唱,B段分组唱。]
(2)讨论分组唱规则
师:你们准备好了,我们来排练一下吧!怎么唱呢?“它会游”哪组唱?“它会叫”哪组唱?“它会吹许多泡泡”哪组唱?前面一段谁来唱?(听伴奏变换形式完整歌唱1-2遍)
[评析:教师充当了指挥的角色,让歌唱的衔接更为自然和顺畅,在轻松、快乐地歌唱中掌握了歌唱的要领。]
三、活动反思
巧妙的教材选择,是活动成功的先决条件。歌曲《小黄鸭》旋律轻快、朗朗上口,由不同旋律演绎的二段体式歌曲,非常富有感染力,不由自主地吸引了孩子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效地策略运用,是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如活动中一开始就采用了“先行组织者”理论,将学习难点附点节奏的学唱前置,有效的解决了A段歌唱活动中旋律感受、歌词记忆的问题。又如B段歌曲的歌词反复两遍,旋律稍有变化, ……此处隐藏3081个字……老师说过:“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较不好的老师。”是啊?我们付出多少在
幼儿是身上我们就能得到多少的回报,孩子们的进步和成长是我们最大的欣慰啊!
中班歌曲《小乌龟上山坡》反思
《小乌龟上山坡》这首歌曲的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内容浅显易懂,讲述了小乌龟不怕疲劳、坚持到底爬上山坡的故事。在这个活动里我制定了两条目标,第一是学唱歌曲,尝试用不同的表情和力度演唱歌曲。第二是在游戏情境中体验小乌龟克服疲劳、坚持到底的意志行为。
在活动过程中,我运用了图谱教学法。通过图示,一方面能帮助幼儿记忆歌词,理解歌词内容;另一方面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保持对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学唱歌曲,大部分幼儿能看着图谱跟着琴唱歌。在最后的游戏环节,我引导孩子们亲身去扮演小乌龟,体验小乌龟爬山坡的艰辛。孩子们能积极地投入到游戏情境中。但孩子们虽然爬得很累,明白小乌龟爬山坡的艰辛,却没有将小乌龟坚持到底的这种意志品质迁移到自己身上。
在活动中,存在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是教师自身的。对于音乐活动,需要教师有较好的音乐素质。教师必须要对歌曲吃透,从范唱开始,就要表现得优美,使幼儿喜欢听、愿意学。在学唱歌曲时,不论教师的回应、清唱、一举一动都应该与歌曲相符,是课前精心设计和熟记的。这样,幼儿才能在一个有节奏感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会歌曲。那么,我在这方面做得是欠佳、不到位的。
评课时,众老师给的意见对我有所启发。其中,俞老师提到:音乐活动注重欣赏,首先要让孩子有美的感觉,他们喜欢了才愿意学。俞老师将我的两次音乐活动做了对比,发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欣赏不足。孩子们都没怎么听歌曲,就已经要求孩子学了,这是有违孩子学习特点的。
我反思后认为,一个较完整的音乐活动应该欣赏在前,学习在后,从而挖深价值,促进幼儿发展。而如何使幼儿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和美,导入则很重要。我们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歌曲,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欣赏。并且我们教师要苦练基本功,这样才能驾驭一个音乐活动,从而提高孩子的音乐能力。
中班音乐教案 篇6一、活动目标:
1、了解乐曲的性质,感受闽南歌谣的诙谐有趣,体验参与活动的愉快心情。
2、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带,卖汤圆的情景录象、图画纸、水彩笔、卖汤圆的道具、进行相应的环境布置。
三、活动过程:
1、律动《喜洋洋》:幼儿根据欢快的音乐做相应的动作。
2、结合拍手游戏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读闽南童谣《天黑黑》,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3、幼儿观看录象,感受卖汤圆的活动过程,引入欣赏活动。
提问:你在录象里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你们是怎么买汤圆的?我们闽南有一首歌是唱卖汤圆的,歌名就叫《卖汤圆》。
4、欣赏感受音乐:
(1)完整倾听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性质。
提问:你听了音乐有什么感觉?(好听、热闹、有趣)
(2)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随意做表示高兴的动作。
(3)再次完整欣赏音乐,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音乐活泼、生动的情绪,并运用相应的线条色彩来表现。
提问:这首歌的.旋律节奏让你有什么感觉?
(4)展示个别幼儿的线条,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感受:
提问:你为什么用这种线条、色彩来表现?
(5)结合卖汤圆的录象再次完整欣赏音乐,理解音乐表达的内容。
提问:卖汤圆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快乐、
高兴)你还知道我们闽南有哪些小吃吗?(粽子、海砺煎、线面糊)
5、播放背景音乐《卖汤圆》,幼儿借助道具自由表现,活动自然结束。
6、活动延伸:在游戏区玩卖汤圆的游戏。
中班音乐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2、引导幼儿掌握"~~~x"节奏型,并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准确做相应的动作。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听音乐做游戏的兴趣并乐意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1、物质材料准备:蚊子道具、
2、音乐《拍蚊子》。
活动重难点:引导幼儿掌握掌握"~~~x"节奏型,并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准确作相应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播放音乐《拍蚊子》,幼儿安静倾听。
师: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很有意思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基本部分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尝试各种游戏方法跟着音乐一起做拍蚊子的动作。
1、教师出示蚊子道具,学习不同方位的拍蚊子动作。(口头游戏)
(1)师:刚才你们在这首音乐里面听到了什么特别的声音?(蚊子)蚊子是怎样叫的啊?(嗡嗡嗡)如果有蚊子在你身边飞来飞去你会怎样?(拍蚊子)(2)教师初步引导幼儿感受~~~x节奏类型。
师:李老师这里有一只蚊子,它马上要叮大家了,看看它会叮到你身体的哪个部位?(教师拿着蚊子道具在幼儿面前叮幼儿的各个部位)师:刚才蚊子叮到你哪里了?它叮到你后你觉得身上怎么样?(痒痒的')蚊子叮到你了,你是怎么做的?(请几别幼儿回答)2、教师播放音乐,尝试游戏,引导幼儿发现音乐的节奏"~~~x"。(播放音乐第一遍)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听一听这首蚊子来了的音乐,听一听蚊子到底在什么时候来的?
师:你们发现蚊子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吗?(引导幼儿说出在嗡嗡嗡的时候出现,蚊子出现后我们就去拍它。)(口头游戏,感受节奏)3、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一只蚊子叮)(播放音乐第二遍)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和这只蚊子玩一玩吧,小朋友们认真听它会在什么时候来叮你,叮你的时候要拍它哦。那你们现在先休息,蚊子等会儿会偷偷的来叮咬你们哦!(幼儿休息,教师当蚊子)4、教师带领幼儿当蚊子,继续玩游戏。(蚊子由少变多)(播放音乐次数根据幼儿兴趣来定)(1)教师带领多只蚊子玩游戏。
师:小朋友,刚刚你有被蚊子叮咬吗?它咬到你的时候准确的你准确拍到它了吗?(拍它)刚才我被你们拍了好多次,头都被你们拍晕了,现在我请几个小朋友一起来当蚊子帮助我来叮你们,谁愿意来?(请几个幼儿和教师一起当蚊子叮其她小朋友)(2)教师引导幼儿替换来当蚊子玩游戏。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那现在我再请两个小朋友来当蚊子玩一次,其余的小朋友的就坐在椅子上休息,当听到嗡嗡嗡的音乐时,你们就做好准备去拍哦!
(3)教师一个人休息,所有小朋友当蚊子,再次游戏。(播放音乐)师:大家都很喜欢玩这个游戏哦,我一个人休息,请你们所有的小朋友都来当蚊子来叮我!好不好?
三、结束部分教师教育小朋友要讲卫生,这样蚊子才不会叮咬我们。
师:哎,怎么这么多的蚊子在叮咬我呀?真讨厌!我昨天是不是没有洗澡啊?(教师边说边闻自己的衣服)蚊子喜欢藏在很臭的地方,所以小朋友要讲卫生,每天洗澡,这样蚊子才不会叮咬我们哦。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