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绘本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绘本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绘本教案1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阅读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2.知道咬指甲是一种不卫生的行为,会影响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头饰(妞妞) 活动过程实录
一、歌曲《敲门》导入
伴随音乐开门出示妞妞图片,今天来了一位新小朋友,她的名字叫妞妞,妞妞以前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不过后来她改正了,让我们一起听听故事里说了些什么吧!
二、多媒体课件阅读
1.介绍故事题目,故事的题目叫《咯吱咯吱》,出示字卡“咯吱咯吱”,是形容一种声音的词。
2.教师和幼儿一起看课件,理解故事内容
1)看第一幅图,小朋友在干什么?(听老师讲故事)妞妞的表情是怎样的(高兴)
2)看第二幅图,请小朋友猜测“咯吱咯吱”是什么声音呢?(老鼠叫的声音、开门的声音、吹树叶的声音)幼儿猜测。让我们听听那些小朋友以为是什么声音了?(是小老鼠的声音吧?是小精灵的声音吧?)“咯吱咯吱”到底是什么声音呢?(是妞妞咬指甲的声音)
3)当小伙伴发现了妞妞咬指甲后,妞妞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不高兴、不好意思)你想对妞妞说什么话吗?(咬指甲不卫生,咬指甲会肚子疼的......)猜一猜老师会对妞妞说什么?妞妞以后还会咬指甲吗?
教师小结:个故事讲了妞妞喜欢咬指甲,被大家发现了,妞妞很不好意思,老师教育了妞妞,妞妞就改正了,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
3.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老师讲得时候,请小朋友仔细听老师和小朋友说得话。
4.讨论:
1)你认为还有什么事不好的习惯?你有不好的`习惯吗?
2)看到小伙伴有不好的习惯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三、游戏:
送笑脸和哭脸 教师逐图出示多媒体课件图片,请幼儿先判断图上的行为好与否,并说出理由,为好习惯的行为总笑脸,坏习惯的行为送哭脸。
第一幅图:抠鼻子(哭脸)
幼儿:这种行为不正确,抠鼻子容易引起鼻子流鼻血。指 甲里还有好多细菌,会引起其他疾病。
第二幅图:刷牙(笑脸)
幼儿:这种行为很正确,我们要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保持牙齿的清洁。
第三幅图:洗手(笑脸)
幼儿:这种行为很正确,我们要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知道手脏了要洗手,户外活动后要洗手.....
第四幅图:乱扔西瓜皮(哭脸)
幼儿: 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乱扔瓜皮纸屑会影响环境卫生 ,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我们要养成废物入箱的好 习惯。
四、散性思维练习
1、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解决问题
讨论:
(1)假如我们在马路上遇到了坏人,应该怎么办?
(2)爸爸妈妈不在家,有陌生人来敲门,我们应该怎么办?
2、教师小结
小班绘本教案2活动目的
1、能根据动物显着的外形特点找到相应的动物。
2、愿意大胆、清楚地讲述动物躲藏的位置。
3、体验捉迷藏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藏在哪里了》。
2、棒棒糖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小朋友们好!今天郑老师要带你们一起看一本书,然后玩一玩游戏,吃一吃东西,你们愿意跟我一起玩吗?”
二、结合课件,阅读绘本《捉迷藏》。
1、引导语:这本书的名字叫藏在哪里了,看看书里面有谁呢?
2、引导语:一只小狐狸和一只小松鼠,它们在森林里和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捉迷藏的游戏你们玩过吗?怎么玩的?
3、引导语:森林里的动物都来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来看看,除了狐狸和松鼠,还有谁来玩了?一共来了几个朋友?
4、引导语:“6个朋友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那么谁来藏,谁来找呢?他们就一起用猜拳的方法来决定,就是“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教师引导幼儿认识“石头、剪刀、布”) ,小朋友玩过这个游戏吗?那我们一起来玩玩,如果你们别人出的一样就赢了,如果和别人出的不一样就输了。知道吗?好,我们来试一试。
5、师生一起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你们出得都一样,你们赢了。我和你们出的不一样,所以我输了,等会儿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来藏,我来找。”
6、引导语:看看这几个朋友,谁输了呢?大家都出剪刀,只有小狐狸出了布,它和别人不一样,所以小狐狸输了,它来当找的人。于是它就转过身去开始数数了,小狐狸数到几啊?(5),1到5怎么数啊?我们一起数数看。小狐狸数到5,问:你们都藏好了吗?小动物们说:我们藏好了,小狐狸说:那我来找咯。
7、引导语:找啊找,小狐狸先找到谁了?(兔子)兔子在哪里?(大石头后面。)大石头后面你们看到了什么?哦,你们看到了兔子耳朵,我们一起到大石头后面去看一看,如果待会儿看到的'是兔子,我们就一起欢呼一下,好吗?大石头后面是兔子吗?(教师打开课件。)
8、引导语:小狐狸又找啊找,孩子们,小狐狸又找到谁了?在哪里?(草丛里有大象,花丛里有鸭子,大树后面有小松鼠。)(教师引导幼儿在猜想正确后,为自己欢呼。)
9、教师小结:小狐狸找到了4个朋友,第一个是在大石头后面找到了兔子,然后在树后面找到小松鼠,在花丛里找到了鸭子,还在草丛里找到大象。
10、引导语:还有一个朋友是谁?没有找到呢?(对,是小鹿。)小鹿藏在哪里呢?小动物们帮小狐狸一起在森林里找啊找,小鹿在哪里呢?大树的后面是不是站着小鹿呢?是的话为自己鼓掌吧! 11、小狐狸把朋友们都找到了,它们又继续在森林里玩捉迷藏的游戏,玩得可快乐了!
三、游戏“捉迷藏”。
1、引导语:我们要不要也到森林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去不去?一会儿我们玩一玩游戏,赢的孩子孩子还有奖品哦。去不去?好,那你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去吧!好,等郑老师数到三,我们就到了。
2、教师交代游戏玩法和规则。引导语:好,一、二、三,我们到森林里了。刚才猜拳的时候,郑老师输了,所以我来当找的人,你们来当藏的人,要躲起来哦。要躲在什么地方呢?看,这是大树后面,这是大石头后面,这是花丛里,这是草丛里。(引导幼儿再复述一次,增强幼儿的记忆。)一会儿捉迷藏的时候,你们就躲在这些地方哦。(再次复习地点。)等会我数到几,你们就要躲好了?刚才小狐狸数到5,我也数到5吧,我数到5,你们就要赶紧躲到这些地方,好吗?
3、师幼进行 ……此处隐藏17569个字……”狮子说。
月亮一看到狐狸,又轻轻地跳高了一点。
眼看就要摸到了,可月亮总要飘远一点,让他们够不着。 狐狸叫来了猴子。“猴子,你到我背上来,这回我们肯定可以够到了!”
月亮一看到猴子,又轻轻往上一跳。
猴子都能闻到月亮的味道啦,可还是够不着。猴子叫来了老鼠。“老鼠,快爬到我的背上来,我们就能爬上月亮了!”月亮看着老鼠,心想:“这么个小不点儿,肯定捉不到我的。”
月亮已经有点累了,这回它没动。
老鼠先爬到海龟的身上,然后爬到大象的身上,长颈鹿的身上,斑马的身上,狮子的身上,狐狸的身上,猴子的身上,然后……“咔嚓!” 他咬下一片月亮。月亮的味道真好,值!
然后,老鼠又给猴子、狐狸、狮子、斑马、长颈鹿、大象和海龟,都分了一口月亮。大家都觉得,这是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这天夜里,大家挤在一起睡着了。
一条小鱼看着这一切,怎么也闹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要那么费力,到高高的天上去摘月亮?这不是还有一个嘛,喏,就在水里,在我旁边呀。”
小班绘本教案15课程分析
游戏活动开始了,孩子们用收集来的各种纸盒垒高、围合来自由建构。有些孩子还喜欢在开空的大箱子里玩爬爬钻钻的游戏。有的把以往当成“山洞”的大纸箱竖起来放,站到纸箱里面玩躲猫猫游戏。一次,我看见雷弈诺、周浩磊等几个孩子玩出了新花样:“双手划桨,开龙舟”。我突然有了一个意外的想法,何不将这个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来开展一个具有合作性的挑战游戏呢?于是我们运用纸箱这种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作为孩子们锻炼器械,将锻炼手臂大肌肉的基本动作和锻炼腿部力量结合在一起,和孩子们一起玩“赛龙舟”游戏,在游戏时提出“手不扶船”等技能上的新要求,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培养合作意识与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和谐发展。
课程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用完整的语句来讲述画面。
2、通过小花朵变一变,在猜猜、说说、做做中体验创编故事的乐趣。
课程准备
1、故事背景图、课件PPT。
2、黄、蓝、黑花朵手偶人手一个、各色小花朵若干。
课程过程
一、背景音乐,快乐入场。
孩子们,美丽的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儿都开放了。你们都看到了哪些颜色的花儿呀?
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春天的花儿都会变魔术的,咱们一起跟着音乐,用手中的小花儿来变一变吧!(幼儿跟着音乐自由表演)
【析:该环节中,在轻松的音乐中,孩子们通过手偶的自由摆弄、表演、发现,原来小花儿放在身体的不同位置会变出不同的“动态”】
二、分组操作,猜测讲述。
1、黄黄的小花在哪里?(戴着黄色手偶的孩子摆摆手)刚才黄黄的小花都变出了什么?(幼儿自由表述)
师:嗯!你们猜猜老师这一朵小黄花会变成什么呢?出示一群缺少翅膀的小鸟背景图
师:你觉得黄黄的小花会变成小鸟的什么?请黄黄的小花一起来把小鸟的
翅膀变出来(幼儿操作)
【引导讲述:黄黄的是一朵花吗?啊,不是花呀!那是小鸟的翅膀。】
2、蓝蓝的小花在哪里?(戴着蓝色手偶的孩子摆摆手)咦!蓝蓝的小花刚才
都变出了什么?(幼儿自由表述)播放鱼儿吐泡泡音频
师:你听到了什么?猜一猜蓝色花儿这次会变出什么?出示一群缺少尾巴的小鱼背景图
师:原来是一群小鱼,蓝蓝的花儿一起来变成小鱼儿的……(幼儿操作)
蓝色小花一起来把小鱼儿的尾巴变出来,再问一问吧!
【引导讲述:蓝蓝的是一朵花吗?啊!不是花呀,那是小鱼的尾巴。】
3、黑黑的小花着急了,你们刚才都变出了什么?(幼儿自由表达)现在都贴到这里来吧!(幼儿操作)
猜一猜你们一起变出了什么?你怎么知道这是一只小奶牛的?
动态展示:孩子们,你来问,我来答。(露出小奶牛的头部和尾巴)
【引导讲述:黑黑的是一朵花吗?啊!不是花呀,那是小奶牛身上的花纹。】
小结:小花儿一会儿变成小鸟的翅膀、一会儿变成小鱼的尾巴、还变成了小
奶牛身上的花纹,真有意思!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一起来看一看吧!
【析:该环节中,孩子们把自己手中的小花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变成教育资源,在自主、愉悦的氛围中,一边操作一边表达,立刻让猜图“活”了起来。】
三、PPT动画绘本阅读,梳理故事。
师:这本书的名字叫《黄黄的',是一朵花吗?》
1、黄黄的,是一朵花吗?(啊,不是花呀!)那是?(教师引导幼儿用象声
词:唧唧、唧唧,动词:飞来飞去来讲述画面)
2、蓝蓝的,是一朵花吗?(啊,不是花呀!)那是?(教师引导幼儿用象声
词:噗噜噜、噗噜噜,动词:游来游去来讲述画面)
3、黑黑的,是一朵花吗?(啊,不是花呀!)那是?(教师引导幼儿用象声
词:哞、哞,动词:走来走去来讲述画面)
师:现在你看到了哪些颜色的花儿?五颜六色的是花儿吗?那是……
动画播放:设置悬念,让幼儿猜测五颜六色的是花儿吗?到底是什么?
【引导讲述:五颜六色的是花吗?对,就是花儿呀,还有美丽的蝴蝶呢。】
【析:该环节中通过PPT的巧妙制作,融音频和动画的完美结合,让孩子们想说、敢说、喜欢说,能有完整的句式“××的,是一朵花吗?啊!不是花呀!那是……”讲述故事】
四、创编分享,体验快乐。
出示其它三种颜色的小花及与之相匹配的动物图片,让孩子动手操作配对游戏,尝试创编。
出示各种颜色的小花分发给幼儿,以任务延展的方式激起孩子创编故事的兴趣。
课程反思
我分三个层次开展活动:
1、发现新玩法,提出新要求。
2、请成功的幼儿示范方法,说说两个人是怎么合作的。
3、再次游戏,试试同伴的方法,鼓励想出更多的方法。
分析:自主探索是最重要的环节,解决到位才能为后面的多人合作奠定基础,否则会频频发生翻船现象。
在第一环节,重点让幼儿听清要求。幼儿初次探索时,鼓励他们想办法双手不扶船,让龙舟不掉下来。
第二环节,大家围在一起交流讨论,请成功的幼儿展示,大家一起说说看到的方法。这个环节可以让孩子们在原地学一学、试一试,教师小结的语言要精练,如“前胸顶一顶,后背靠一靠,大腿分分开”。
第三环节:幼儿通过观察到和听到老师小结的方法再次尝试。对于个别还未找到方法的组合,教师及时个别指导。
发展:在前面几个环节的有效指导后,后面的大家一起开向码头,没有出现翻船的现象。幼儿牢牢的记住把船开稳,并掌握了前、后拉紧船身,不让船掉下来的方法。通过这次活动,我自己也有了提升。知道每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环节上是层层递进的。在环节处理上每次采用的手段要为后面设计的环节服务,最终来完成活动目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