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集)《海滨小城》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海滨小城》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海滨小城》教案1教学目标:
1、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感受大自然赋予小城的美,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
2、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记叙海滨小城美丽、整洁的词句,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记叙的方法。
设计理念:基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的语文综合素养。
设计特色:以研究性阅读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媒体选择:录像机、电视机、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今天,我们这一堂课继续学习第15课。(板书海滨小城)昨天,我们领着大家一起来到作者的家乡广东,欣赏了家乡的海滨,回忆一下,海滨在你脑海里是什么感觉?(指名回答)。
现在请同学们再一次欣赏一下这迷人的海滨小城。
播放录像。
[简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仿佛置身于这一情境中,让学生初步感知海滨小城的美。唤醒学生对海滨小城美景的憧憬,激发学生的学生动机]
2、上节课通过合作学习,提出一个问题:
投影:合作学习,提出问题
《海滨小城》一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城的`美丽与整洁?又是怎么看出来的?
二、通读课文,把握研究主题:
投影: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读读书、看看图,小组讨论这一问题。
汇报员汇报:(板书庭院、公园、街道)
三、精读课文,领语研究策略。
(一)、现在我们一起随作者来到小城看看庭院,庭院到底美在哪儿呢?
1、投影:庭院美表现在()
①绘画:A、小组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B、理解这部分内容,给身边的画涂上色彩。
②品画。③感悟。④欣赏
2、我们准备按照以上4个步骤完成任务,首先来完成第一步绘画,指名读要求,小组合作完成。
小组绘画。
3、(出示其中一小组一幅画)咱们来品味一下这幅画,看看你们自己合作画的画,看看庭院美在哪儿?(指名回答)
A、这一幅画中我看到了有按树、椰树、凤凰树……庭院栽满了树,绿村成阴,让人心旷神怡。
B、我仿佛从这一棵棵树上闻到了一股诱人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让人神清气爽。
C、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一片片红云中。
D、看到这幅画,不由让我想起了一首歌,大家唱《绿叶》。
[简评:树木多,读者看不出庭院的美,通过绘图、品味图,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视觉的感官协调,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蕴含的情感色彩和内在意蕴的直接敏锐的感知力,学生对语言文字就会有活生生的感受]
4、让我们再来看看课文,再来感悟一下课文,你从课文哪些句子感悟、体会出来庭院很美。
指名学生回答:
①出示黑板填空: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好像小城都笼罩在()。
②指名填空:自由读这句话,“热闹”让你体会到什么。“红云”指什么?这一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5、师小结:这么多的树、这么艳的花,时时飘来阵阵浓郁的香味,谁还会说小城不美呢?让我们再一次欣赏一下庭院的美,小组自由读,读出庭院的美。
指名小组读。
[简评:由文给图,由图悟文,图文并茂,感知升华,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课文情感,因而学生的抒发自我情感,升华自我情感便水到渠成]
(二)、除了庭院美,其实公园更美,那么公园美表现在哪儿呢?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工作单上布置的各项任务。
1、出示工作单
①小组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
②找出重点句子,体会公园的美。
③仔细观察图,发挥想象,说说人们在榕树下的活动。
2、指名分项解决问题
①指名小组找出重点句子。
比较: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桑
榕树就像大桑
读一读,比一比,感悟一下哪一句话好。
指导朗读这一句话,突出“一棵棵,一顶顶,绿绒,”读出榕树的美。
②过渡:榕树不仅形状美,颜色也美,请大家看看图,想象人们在榕村下的活动。
3、出示投影(公园里人们的活动图)指名学生上台指着讲。
[简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减少了繁琐的提问,提高了训练频率,激活了学生参与热情,同学之间互相启发,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广收信息,大胆交流,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加之句子之间的比较扎实了学生的基础]
正因为这里环境优美,人们才在这里游玩、休息,请同学们在下面练一练,用你的朗读,读出公园的美。
(三)、小城的庭院美,公园更美,街道也美,从哪儿看出来呢?读读第六自然段,找出答案。
1、指名回答。
2、出示练习,填空:小城的街道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咚吱咚吱地响好像()
填空:从这句话你感悟到什么?
3、指导朗读。
(四)、同学们,作者由海滨来到小城看到这么优美舒适的环境,会自言自语些什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课文。
四、学生质疑。
五、课外延伸。
出示投影:小练笔:模仿《海滨小城》写一处校园景色。
小想法:最近兴趣小组上完后,学校环境大变样,纸屑满地飘,灰尘满天飞,学了《海滨小城》有何感想?
小调查: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对家乡环境的污染做个小调查,写一份倡议书,向学校的广播台投稿。
[简评: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这一课外延伸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积累和消化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六、板书设计:
《海滨小城》教案2一.揭题、复习
1.这堂课,我们随作者细细地游览他的家乡,位于广东的一座——(海滨小城)。
2.上节课,我们预习了课文,海滨小城给我们留下了初步的印象,谁能说说海滨小城是座怎样的城市?
你们同意吗?
3.书上哪儿直接告诉我们海滨小城又美丽又整洁?(指
名读)——(齐读) (板:美丽 整洁)
4.我们是按什么线路来游览呢?
……此处隐藏16522个字……一种金属附着在另一种金属上,形成一个薄层。(3)如此多的色彩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你能读出海面的美丽吗。
海滩:
(1)描写景物的顺序上有什么特点?(静寂--喧闹)
(2)静寂的海滩什么样?指名读
(3)出示:“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寂寞地躺在那里。”展开想象,体会句子。
(贝壳太多,生活在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对漂亮的贝壳不理会,那些色彩斑斓、花纹多样的贝壳只好冷清地躺在沙滩上)
(4)你喜欢这寂静美丽的海滩吗?读出你的感受。
(5)寂静的海滩令人神往。听,这时是谁打破了这种宁静?(指名读)
(6)想象理解当时“喧闹”的场面?
(捕鱼的船队满载而归,人们无比喜悦,高兴的大声呼喊,异常活跃,海滩立刻喧哗热闹起来。)
(7)你能读出海滩的喧闹和人们的喜悦吗?
(8)静动对比读(背)
过渡:海滨景色是绚丽多彩的,美丽的海滨是令人神往的。小城中又有哪些独特的风情呢?
2、默读课文4-6自然段,思考:课文写了小城哪几个地方?各有什么特点?是怎样把这写地方写具体的?
(1)地方:庭院、花园、街道
(2)选择你最喜欢的地方朗读体会
庭院
(1)写出了庭院的什么特点?(树多)
(2)从哪几方面写树多?(种类多、香味飘满街、凤凰树开的像一片片红云。)
(3)出示:凤凰树开花了......一片片红叶中。想象理解“热闹”、“笼罩”
(凤凰树的花竟相开放,像一片片红云笼罩了整个小城。)
(4)读(背)出小城庭院树木丛生的美景
花园
(1)花园有什么特点?
(2)出示:一棵棵榕树......挡风雨。想象理解。(花园很美)
街道
(1)特点:(十分干净)
(2)指导读
五、总结
我们从作者的描写中感到海滨小城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不但如此,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故乡海滨小城的热爱与赞美。
六、作业
读背课文
附:板书设计
《海滨小城》教案15说起广阔,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大海。大海无边无际,碧蓝碧蓝的,非常美丽。可以想象,海边的小城也同样美丽。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体会,就会发现:美,就在我们的身边。这就是《海滨小城》给我们的印象。这篇课文描写了一座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语言清新,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城的热爱之情。文中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抓住海滨和小城的特点,描绘了这座海滨小城的景色,按不同的方面连段成篇。
?经过上一课写景课文的阅读,学生已基本掌握这类课文的学习方法,因此学起这篇课文会轻车熟路,只需教师稍加点拨,就能发现课文的写作特点,习得方法。
在教学中,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体验,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思考;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自主地思考问题,合作交流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
3.能从文中找出第四至六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4.能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和同学交流。
【过程与方法】
?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积累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对海滨小城的介绍与描绘中,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小城的热爱之情。
重点
会认11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难点
能从文中找出第四至六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字词。
2课时
第一课时
?
1.检查预习情况。
2.会认11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3.读熟课文,提炼主要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
会认11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难点
通过质疑提炼主要问题,理清课文思路。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刚刚告别《富饶的西沙群岛》,今天老师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具有南国风光的美丽的海滨小城。(板书课题:海滨小城)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在预习中,哪一自然段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你就读哪一段。自由读,指名读。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教师正音,强调多音字“臂”在本课中的读音。
3.学生交流快速记忆字形的方法。
4.教师指导易写错的字。
夏:上面是“”,不要写成“百”。
洁:右部上边是“士”,不是“土”。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学生交流自学情况。
(第1自然段:蔚蓝色的浩瀚的大海上,许多船只来来往往。天空飞翔着海鸥,飘着云朵。
第2自然段:早晨,海面上到处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第3自然段:沙滩上遍地是各种各样的贝壳。捕鱼的船队归来时,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第4自然段: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许多树。
第5自然段:写小城的公园很美。
第6自然段:写小城的街道也美。
第7自然段:总结全文。)
四、理清文章思路
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滨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城的?
讨论分析:(1~3)海滨的景色
?(4~6)小城的景色
五、讲读“海滨”部分的课文
1.从这座小城看大海是什么样的?
2.这部分课文,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是怎么写的?
景物:大海、天、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沙滩、贝壳及船上的鱼、虾、蟹、海螺等。大海是蓝色的、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有许多机帆船和军舰来来往往,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云朵。
3.大海什么时候景色最美?美在哪儿?
大海在早晨的时候景色最美。因为海面上的各种景物和人们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4.海滩有什么特点?
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安静
海滩上就喧闹起来→喧闹
海滨小城
文档为doc格式